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好發于面部,前胸,背部,可形成黑頭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囊腫等為特點的損害,中醫認為本病病機為肺經血熱,屬于中醫“肺風粉刺”范疇。根據臨床癥狀可以分為肺胃血熱、濕阻血瘀、濕熱內毒、沖任失調四型,筆者分型論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肺胃血熱型 癥見皮疹色鮮紅,以炎性丘疹為主,可伴膿皰,有癢痛,大便燥結,舌紅苔白或黃膩,脈浮數,治宜宣肺清胃,清熱養陰。方用枇杷清肺湯(《醫宗金鑒》)加減:枇杷葉12克,生石膏20克,黃芩10克,生梔子6克,白花蛇舌草15克,桑白皮10克,生地黃15克,麥冬12克,牡丹皮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一日兩次。外洗方:蒲公英30克,枇杷葉20克,桑白皮15克,黃連12克。將藥材對沸水5000毫升,待溫度適中時,熏洗患處或者洗浴全身。 濕阻血瘀型&nb......閱讀全文
近年來,隨著糖皮質激素外用制劑的廣泛使用,激素依賴性皮炎(hormone dependence dermatitiss,HDD)逐漸增多,已成為皮膚科的常見病。本病具有多形態損害、對糖皮質激素依賴、反復發作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目前,國內外皮膚科專著尚未將本病作為一
六十歲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發。 60年前,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大科學院之一,成為我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國家隊和先行者。 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原創”,從“空白”到“超越”……60年來,醫學科技創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深深的足跡,為人民健康護航途中的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