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然而,飲水的硬度或礦物質含量也會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舒為群教授團隊最新研究,從實驗角度證實了低礦物質水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日前,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國際心臟病學雜志》上。 近幾年來,瓶裝水在人類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統計數據表明,在中國人消費的瓶裝水中,高達 80% 的是礦物質含量極少的純凈水和人工添加微量礦物質的礦物質水。隨著淡水資源的日益緊張,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通過海水淡化獲取飲用水資源,而經淡化處理后的水只含有微量的碳酸氫鹽、鈣和鎂等礦物質。 飲水的硬度或礦物質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到底有怎樣的關聯?自上世紀 50 年代起,日美歐等地大量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飲水的硬度或礦物質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呈負相關,但沒有實驗研究來證實這個觀點。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學院 環境衛生......閱讀全文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飲水的硬度或礦物質含量也會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舒為群教授團隊最新研究,從實驗角度證實了低礦物質水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日前,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國際心臟病學雜志》上。 近幾年來,瓶裝水在人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然而,飲水的硬度或礦物質含量也會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舒為群教授團隊最新研究,從實驗角度證實了低礦物質水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日前,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國際心臟病學雜志》上。 近幾年來,瓶裝水在人類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統計數據表明
對于低舒張壓是否能夠增加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率這一猜想,心血管疾病研究者始終不能達成共識。有學者指出低舒張壓或是一個可以預測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指標,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支持,這點僅停留在假說層面。 因此,Stanley S. Franklin
飲料中添加低量、中量和高量高果糖谷物糖漿能夠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即使是對于年輕的健康男女,飲用兩周含糖飲料也會增加患病風險。這一發現來自于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進展。這項研究首次證明了含糖飲料與心血管疾病特定風險因子之間的直接劑量依賴性關系。 早期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研
速食面,作為一種速食食品,其獨特多樣的口味和便捷省時的烹飪方式,深受現代人的喜愛。但是,它在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健康隱患。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3日報道,最近出版在《營養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每周吃2至3次速食面會增加心血管代謝綜合征風險,進而導致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等疾病發生。
美國團隊的一項初步研究顯示,環境噪音可能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 這項即將在美國心臟病協會年會上發布的研究稱,環境噪音可能會激活與壓力反應有關的腦區活動,從而增加了血管炎癥反應,因此長期接觸公路或機場等高水平噪音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 論文作者之一、美國馬薩諸塞綜合醫院研究員阿扎·
美國研究人員19日報告說,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發現,心動過緩不會增加人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安靜狀態下,成年人正常心率為每分鐘60至100次,低于60次被稱為心動過緩,超過100次被稱為心動過速。此前,醫學界一直少有對心動過緩是否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美國韋克福里斯特浸禮會醫療中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秦國友課題組與丹麥奧胡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耶魯大學和瑞典卡洛林斯卡大學聯手,利用240萬大隊列人群近40年的健康登記系統數據,評估了母親孕期糖尿病與其子代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之間的關聯,以及母親心血管疾病史或母親合并糖尿病并發癥是否影響這些關聯。12月5日,該研究
瑞士一項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服用鎮痛藥容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偶爾服用鎮痛藥的普通人不必為此擔心。研究報告1月12日刊登于《英國醫學雜志》(BMJ)周刊。 瑞士伯爾尼大學社會與預防醫學學院科學家分析31個臨床試驗項目,其中涉及約11.6萬名病患。這些人長期大量服用總共7種常見
瑞士一項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服用鎮痛藥容易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偶爾服用鎮痛藥的普通人不必為此擔心。 研究報告1月12日刊登于《英國醫學雜志》(BMJ)周刊。 瑞士伯爾尼大學社會與預防醫學學院科學家分析31個臨床試驗項目,其中涉及約11.6萬名病患。這些人長期大量服用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