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分子篩催化丙烷芳構化反應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徐君、鄧風科研團隊, 在沸石分子篩催化丙烷芳構化反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利用原位固體核磁共振技術,探索鎵(Ga)修飾ZSM-5分子篩(Ga/ZSM-5)催化丙烷轉化制芳烴過程,發現環戊烯碳正離子中間體,并實驗證實該碳正離子可作為活性“烴池”物種催化丙烷生成輕質芳烴(苯、甲苯、二甲苯)的轉化機制。相關研究成果以Unraveling Hydrocarbon Pool Boosted Propane Aromatization on Gallium/ZSM-5 Zeolite by Solid-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為題,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并被遴選為Hot Paper。 甲烷、乙烷和丙烷等低碳烷烴在地球上儲量豐富,直接將低碳烷烴催化轉化為附加值較高的烯烴、芳烴等化工產品,可替代目前依賴于石油的......閱讀全文
沸石分子篩催化丙烷芳構化反應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徐君、鄧風科研團隊, 在沸石分子篩催化丙烷芳構化反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利用原位固體核磁共振技術,探索鎵(Ga)修飾ZSM-5分子篩(Ga/ZSM-5)催化丙烷轉化制芳烴過程,發現環戊烯碳正離子中間體,并實驗證實該碳正離子可作為活性“
上海有機所在可見光介導的能量轉移去芳構化方面獲進展
可見光是一種清潔環保的可再生資源。可見光催化反應因其迥異于熱化學轉化的反應行為,近年來在有機合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將可見光誘導的能量轉移過程與去芳構化反應相結合,可在溫和的反應條件下高效地構建復雜三維分子骨架。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金屬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游書力團隊
苯的制備方法介紹--烷烴芳構化
重整這里指使脂肪烴成環、脫氫形成芳香烴的過程。這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形成的工藝。在500-525℃、8-50個大氣壓下,各種沸點在60-200℃之間的脂肪烴,經鉑-錸催化劑,通過脫氫、環化轉化為苯和其他芳香烴。從混合物中萃取出芳香烴產物后,再經蒸餾即分出苯。也可以將這些餾分用作高辛烷值汽油。
透氧膜反應器提效甲烷芳構化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膜分離與催化團隊負責人江河清研究員與德國漢諾威大學、尤利西研究中心、拜耳公司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在透氧膜反應器中嘗試進行了甲烷芳構化反應,生成了苯及其衍生物。 據介紹,甲烷芳構化是將甲烷直接轉化為液體產品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催化科學、工業應用等方面具有重要
福建物構所類沸石分子篩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無機沸石分子篩材料因特有的吸附/分離和催化等功能在產業界和人們日常生活中均有著廣泛應用。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健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在科技部973計劃、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中科院新興與交叉領域項目和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的資助下,通過模擬其獨特的T
甲醇制烯烴反應的“超分子活性中心”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鄧風研究組在沸石分子篩催化甲醇制烯烴反應的“超分子活性中心”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沸石分子篩催化甲醇制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烴的MTO(methanol-to-olefins)反應已經成為目前石油化工領域代替石油生產大宗化學品——低碳
晶化溫度與時間對沸石分子篩合成的影響
對于合成沸石分子篩,溫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溫度變化會影響水在反應釜中的壓力的變化、硅鋁酸鹽的聚合狀態和聚合反應、凝膠的生成和溶解與轉變、分子篩的成核與生長以及介穩相間的轉晶。相同的體系在不同的溫度下可能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物相,溫度越高得到的沸石的尺寸和孔體積越小,晶體骨架密度相應增大。一般而言
苯并呋喃催化不對稱去芳構化反應研究中獲進展
手性物質廣泛存在于生物、制藥、材料等領域中,其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不對稱合成方法學的發展。催化不對稱去芳構化(CADA)反應能夠簡單高效地將平面芳香化合物轉化成結構復雜的手性分子,是獲得結構多樣性手性化合物的新策略。此外,四氫呋喃并苯并呋喃(tetrahydrofurobenzofuran)結構
沸石分子篩催化劑的固體核磁共振(NMR)研究專題論文
近日,應美國化學會綜述性學術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的邀請,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徐君和鄧風撰寫了題為Metal active sites and their catalytic functions in zeolites: insights
吲哚衍生物不對稱異戊烯基化去芳構化反應研究中獲進展
異戊烯基化(prenylation)是生物體內的一個重要過程,很多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產物都具有異戊基烯基基團,例如青蒿素、紫杉醇、膽固醇等萜類化合物。除此以外,異戊烯基也可以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鑲嵌在吲哚等小分子代謝物上,得到一些具有異戊烯基取代的吡咯并吲哚啉結構的生物堿。但是該過程新產生的手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