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18日,在浙江寧波召開的IFAM2021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暨2021中國(寧波)新材料與產業化國際論壇上,近30位院士、1500余位材料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新材料領域發展前沿動態、研究成果展開探討和交流。 “材料是科技創新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及先導,對于制造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論壇期間,這一論述出現頻次頗高。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雷鵬在致辭中表示,新材料與信息、能源、生物等學科不斷融合,材料基因組計劃、超材料、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正蓬勃興起。國際環境帶來新的挑戰,迫使我國高度重視新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為此加大投入。 潛心研發 把握“雙循環”機遇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形成了全球品種、門類較為齊全,部分領域產量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的材料產業體系,有力支撐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新材料等九大戰略新興產業。 “近年來,超導新材料、智能新材料......閱讀全文
2018年1月19日下午,來自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等的代表共100余人齊聚2017年中國(寧波)新材料與智能制造發展論壇,共同探討國家“中國制造2025”新材料與智能制造創新發展。中國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技委主任薛群基院士,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副
寧波是“一帶一路”關鍵物流節點和綜合樞紐城市,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對寧波的發展寄予厚望,指出“港口是寧波最大的資源,開放是寧波最大的優勢”。在新的國家戰略下,寧波迎來了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新機遇。寧波提出,要充分利用港口這一稟賦,打造港口經濟圈,就必須依靠創新驅動,
“十三五”開局之年,創新日益成為北侖科技領域的常態。2016年,北侖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594.49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64.9%,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及占比居寧波市第一。 多年來,研發機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資源的匱乏,一直是北侖科技創新的短板。2016年,依托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
10月14日,科技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副司長張旭宣布,正式啟動建設河北·京南和寧波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寧波成為全國首批兩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之一。這也是寧波繼成為“中國制造2025”全國首個試點示范城市之后,承擔的又一項國家使命。寧波市副市長陳仲朝、河北省科技廳副
材料是人類一切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基礎,歷來是生產力的標志,對材料的認識和利用的能力,決定社會形態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新材料則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新材料種類 一、我國新材料產業現狀我國新材料生產情況 幾乎所有的新材料我國都能夠生產并且正在生產,包括: 高性能工程材料 POK聚酮、PPO聚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望率先入選 “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經驗將推廣 政策體系成型,專項資金支持將陸續到位 《經濟參考報》日前從多個渠道獲悉,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的多個城市或城市群有望率先入選“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西北、東北、中部地區的城市和城市區,也將在隨后入選。
近日,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和浙江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2016浙江省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報告”,同時評選出“2016年度浙江省技術創新能力百強企業”,寧波市20家企業榜上有名,綜合指數保持全省第二。 報告顯示,2015年寧波市創新規模指數為527.36,仍居全省第二,其中規上企業R
產值近30億元、從業人員超1萬人、服務帶動國內外貿易約2000億美元……在助推“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建設過程中,浙江“寧波檢驗檢測”的服務品牌效應正日益凸顯。 “寧波市是全國首家‘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同時也是環杭州灣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一園四區’的選址
生物基化學纖維是源于可再生生物質、通過工業技術路線規模化和差異化生產的纖維,被譽為工業時代對天然纖維的延續。最早實現工業化的生物基化學纖維當屬20世紀初以再生纖維素為原料、經濕法紡絲制得的“粘膠纖維”,其面世不僅緩解了當時的棉花短缺問題,且擁有許多優于純棉的品質。100多年來,粘膠纖維不斷升級換
生物基化學纖維是源于可再生生物質、通過工業技術路線規模化和差異化生產的纖維,被譽為工業時代對天然纖維的延續。最早實現工業化的生物基化學纖維當屬20世紀初以再生纖維素為原料、經濕法紡絲制得的“粘膠纖維”,其面世不僅緩解了當時的棉花短缺問題,且擁有許多優于純棉的品質。100多年來,粘膠纖維不斷升級換
根據歐盟食品及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發布的食品和飼料類產品通報統計,2013年1至5月份,中國地區約有近60批次的食品接觸材料被通報,涉及的產品主要包括不銹鋼餐廚具、刀具、金屬燒烤架、蛋糕模具以及食品處理器、電煎鍋等廚房小家電。意大利是各種通報的"重災區",通報量占到歐盟通報總批次的7
重質量誠信 履社會責任 保質量安全 ――2010年全國“質量月”活動倡議書 每年9月是中國的質量月。在2010年全國“質量月”開始之際,為貫徹落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總工會和共青團
科技部關于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規〔2020〕352號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持續有序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按照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要求,科技部會同你們共同編制了《長三
為推動中國科學院“十二五”規劃關于碳纖維復合材料專題的實施,發揮中科院相關單位的集成研發優勢,推動相關領域的發展。12月7日,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在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舉辦“中國科學院碳纖維復合材料規模化制備技術研討會”。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航
2019年中國(北京)國際高新技術交流展洽會暨第十一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北京開幕伴隨著“2019中國光電子技術及產業發展大會”的開幕式,匯聚國內外光電硬科技,極具規模、影響力和商機的2019年中國(北京)國際高新技術交流展洽會暨第十一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于2019年8月5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
在深圳市光明新區留創園,有一位年過半百的創業大叔,他就是深圳粵網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及深圳華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明東。伴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他的團隊在2013年10月成為留創園首批入園企業并開始石墨烯的研發。經過近4年的努力,張明東和他的伙伴們交出了一份可喜的答卷。 作為
姚力軍和他的團隊終于圓夢。現在,不僅他成為世界范圍內掌握超高純金屬及電子材料核心技術的權威,入選第二批國家“千人計劃”,他一手創辦的寧波江豐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也成為我國首家專業研發半導體工業用濺射靶材的企業,產品可以與跨國公司一較高下。 20年前,當姚力軍只身一人漂洋過海去日本求學的時候,他
“這個地方舉世無雙。”看得出,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很興奮。 參觀完北京石墨烯產業創新中心,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欣然接受邀請,成為北京市政府的特聘專家。 業界翹楚的首肯和加盟,讓北京石墨烯產業創新中心向創建之初的定位更近一步——建設全球第一的石墨烯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