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海巡09”輪在廣州南沙列編,該輪配備的船舶結構智能監測和輔助決策系統由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所教授任慧龍團隊研發。 據介紹,“海巡09”是我國目前噸位最大、裝備先進、綜合能力強的海巡船。為了實現“海巡09”的智能船體結構,必須要裝備一套能夠結構健康狀況自我檢測的智能系統。兩年前,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所承擔了為“海巡09”定制船舶結構智能監測和輔助決策系統的科研任務,“雖然團隊開展相關研究已有多年,但為了給我國噸位最大、裝備最先進的海巡船‘量身定制’,工期還是很緊張的。”項目技術負責人哈工程船舶工程學院教授周學謙說。 團隊通過植入的硬件傳感矩陣,運用船舶參數識別技術和強度評估理論等技術和方法,攻克了海量數據實時處理與分析、多級系統間交互、故障診斷與決策、軟硬件集成、系統構架與工藝匹配等一系列難題,實現了對船舶或海洋平臺上的重要結構及薄弱部位進行實時監控。 “......閱讀全文
日前,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海巡09”輪在廣州南沙列編,該輪配備的船舶結構智能監測和輔助決策系統由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所教授任慧龍團隊研發。 據介紹,“海巡09”是我國目前噸位最大、裝備先進、綜合能力強的海巡船。為了實現“海巡09”的智能船體結構,必須要裝備一套能夠結構健康狀
近日,中國石化四川維尼綸廠1萬噸/年生物基乙烯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組織的驗收,為更大規模生物乙烯工業裝置建設打下良好的技術基礎。 生物基乙烯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由川維廠、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及南京工業大學合作實施。川維廠采用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研發的絕熱式固定床乙醇脫水制乙烯
我國自主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首套萬噸級工業乙撐胺生產裝置在江西宜春市建成并投產。該項目的建成投產,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同時也結束了我國乙撐胺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江西省宜春市科技局、江西颶風化工有限公司等單位9月20日在北京聯合向媒體發布此消息。 據颶風化工公司董事長葛亮明
新版《銅冶煉行業準入條件》日前開始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顯示,準入條件從企業布局、生產規模、外部條件、能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了規定。其中規定,新建和改造銅冶煉及單一生產陰極銅的再生銅企業,單系統冶煉能力需在10萬噸/年及以上;逐步淘汰5萬噸/年以下單一生產陰極銅的再生
記者11月24日從青島科技大學獲悉,全球首套萬噸級反式異戊膠(TPI)工業化生產裝置,日前在青島投產。該裝置由青島第派新材有限公司采用青島科技大學自主研發的新工藝建設投產并生產出合格的反式異戊膠產品。該裝置填補了世界反式異戊膠無萬噸級工業化生產裝置的空白,為綠色輪胎提供了新型優質原材料。
記者19日從江蘇大豐市臨港產業園獲悉,江蘇將利用風能淡化海水,目前已在產業園開建規劃產能達每日1萬噸的生產線。 江蘇此次采用的風能淡化海水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計劃在年內建成1條日產1萬噸的淡化海水生產線。據國家“973”計劃非并網風電項目組首席科學家顧為東介紹,該技術已經
記者從沈鼓集團了解到,由沈鼓集團研制的我國首套“120萬噸/年乙烯裝置用離心壓縮機組”近日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等單位組織的產品鑒定。 “該裝置已于2017年11月27日在中海殼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期項目中一次試車成功,實現持續穩定運行。”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表示,“這是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憑借20多年的技術積累與企業聯手合作,成功開發了萬噸級CO氣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氫合成乙二醇(簡稱“煤制乙二醇”)成套技術。3月18日,該成套技術在實施地江蘇丹陽通過中科院組織的成果鑒定。鑒定專家一致認為,此項成果標志著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
2018年1月5日,海南橡膠(601118)在海口召開萬噸級納米粘土天然膠(NCR)產業化關鍵技術鑒定會,對海南橡膠金林橡膠加工分公司實現產業化的 “納米粘土天然橡膠產業化項目”進行關鍵技術鑒定。鑒定委員會現場鑒定認為,該項目成功開發了萬噸級納米粘土天然橡膠(NCR)成套技術及生產線,關鍵技術居
海南橡膠(601118)在海口召開萬噸級納米粘土天然膠(NCR)產業化關鍵技術鑒定會,對海南橡膠金林橡膠加工分公司實現產業化的 “納米粘土天然橡膠產業化項目”進行關鍵技術鑒定。鑒定委員會現場鑒定認為,該項目成功開發了萬噸級納米粘土天然橡膠(NCR)成套技術及生產線,關鍵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一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