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大灣區大學(籌)與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線上簽約儀式,共建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多名嘉賓共同見證簽約儀式大灣區大學籌建負責人田剛院士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分別代表兩校進行簽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校長王恩哥,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前校長陳十一,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鐘偉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科部部長蔣建湘,廣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梁維東,深圳市政府黨組成員楊勝軍等嘉賓分別在北京、香港和深圳分會場見證簽約。東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黎軍,大灣區大學(籌)行政負責人戴長亮及東莞市有關部門領導在東莞觀禮現場見證了簽約活動。作為大灣區大學首個與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項目,共建研究院標志著大灣區大學在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學的籌建工作上,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根據協議,大灣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又稱Great Bay Univers......閱讀全文
10月28日上午,大灣區大學(籌)與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線上簽約儀式,共建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 多名嘉賓共同見證簽約儀式 大灣區大學籌建負責人田剛院士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分別代表兩校進行簽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校長王恩
10月28日上午,大灣區大學(籌)與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線上簽約儀式,共建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多名嘉賓共同見證簽約儀式大灣區大學籌建負責人田剛院士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分別代表兩校進行簽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校長王恩哥,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前校長陳十一,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鐘偉強,
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7月18日舉行典禮,宣布合作成立“香港中文大學—華大基因跨組學創新研究院”,結合雙方科研實力,致力培養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學、臨床遺傳學、臨床基因組學等學科人才,推動基因科學的研究發展。 華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長楊煥明院士、港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等參加
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發布。這與深圳的發展、龍崗區的發展息息相關,對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來說,也是意義重大。 關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港中大(深圳)的師生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科研方向、就業計劃等,積極提出自己的見解,也試著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4月29日消息,香港中文大學日前成功研制出一個“腦機接口”系統,可將腦電波轉換成繁體中文字,讓全身癱瘓而無法說話的病人有機會打開心窗。 據介紹,病人只要戴上有16個接觸面的無線腦電波接收器,面向計算機屏幕上的中文筆畫輸入接口,想著自己要寫的筆畫,接收器便能接受到指令,將中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科教授余俊豪演示納米刀治療過程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香港治療癌癥技術有新突破。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近日以不可逆轉電穿孔(又稱“納米刀”),成功為一位肝癌病人進行腫瘤治療。 這是亞洲首個經皮膚穿刺納米刀治療腫瘤的臨床個案。納米刀技術毋須開刀,亦不會傷害腫瘤周邊的
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11月8日在港舉行揭幕典禮暨合作協議簽署儀式。該中心是香港首個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副司長張東剛在主持簽署儀式時說,自1999年以來,教育部在內地66所高校設立了151個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促進了該領域
2011年8月17日,香港中文大學(以下簡稱:香港中大)與華大基因在港簽訂臨床基因檢測合作協議,該協議以香港中大位于韋爾斯親王醫院的臨床基因實驗室為基地,合作進行臨床基因檢測,并開展基因組研究項目。協議在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見證下,由香港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及華大基因理事長楊煥明院士簽署;香港中大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香港中文大學一項有關對抗禽流感的創新研究,近日獲美國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探索大挑戰計劃頒發10萬美元的研究資助,是香港唯一獲資助的研究項目。 該項由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陳揚超領導的研究計劃“三聯慢病毒載體介導的基因改造抗流感病毒雞”,提出建立一種針對流感病
儀式現場。 據報道,粵港澳三地相關主管部門25日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上聯合發布衛生健康合作共識,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緊密合作,并就醫療技術、人才培養等多領域的62個健康合作項目交換文本。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三方簽署了《粵港澳大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