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建研究院
10月28日上午,大灣區大學(籌)與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線上簽約儀式,共建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多名嘉賓共同見證簽約儀式大灣區大學籌建負責人田剛院士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分別代表兩校進行簽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校長王恩哥,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前校長陳十一,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鐘偉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科部部長蔣建湘,廣東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梁維東,深圳市政府黨組成員楊勝軍等嘉賓分別在北京、香港和深圳分會場見證簽約。東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黎軍,大灣區大學(籌)行政負責人戴長亮及東莞市有關部門領導在東莞觀禮現場見證了簽約活動。作為大灣區大學首個與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項目,共建研究院標志著大灣區大學在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學的籌建工作上,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根據協議,大灣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又稱Great Bay Univers......閱讀全文
大灣區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建研究院
10月28日上午,大灣區大學(籌)與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線上簽約儀式,共建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多名嘉賓共同見證簽約儀式大灣區大學籌建負責人田剛院士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分別代表兩校進行簽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校長王恩哥,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前校長陳十一,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鐘偉強,
大灣區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建研究院
10月28日上午,大灣區大學(籌)與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線上簽約儀式,共建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 多名嘉賓共同見證簽約儀式 大灣區大學籌建負責人田剛院士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教授分別代表兩校進行簽約。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校長王恩
大灣區又要新建一所大學?
“世界的發展、城市的競爭力靠的是科技,珠海需要科技創新型人才支撐,所以我們建議創辦珠海科技大學。”2021年珠海兩會,珠海市政協委員張翠華提交了關于創辦珠海科技大學的提案。 張翠華建議,將創辦珠海科技大學納入珠海市“十四五”發展規劃,對接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打印設備等重點產
香港中文大學與浙江大學共建數字經濟聯合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11日與浙江大學舉行合作會議,并成立“浙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數字經濟聯合研究中心”,旨在共同推動數字經濟領域及相關交叉學科的發展與創新突破。 當日,兩校合作指導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暨研究中心成立儀式在線上及線下同步舉行。兩校代表在會上續簽學生交換計劃備忘錄和簽署共建數字經濟聯合研究中心
大灣區大學已明確重點建設數學學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3950.shtm 尚處于籌建階段的大灣區大學已明確將重點建設數學等基礎學科。 據《科技日報》2月13日報道,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的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坐落在松山湖科學城環湖核心地帶,校園周邊
安徽大學與滁州市共建研究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330.shtm5月9日下午,安徽大學、滁州市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暨安徽大學滁州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滁州市政府舉行。據悉,安徽大學與滁州市將合作共建安徽大學滁州研究院,打造安徽大學服務滁州區域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孔子學院合作大學聯盟成立
11月5日,粵港澳大灣區孔子學院合作大學聯盟成立。據悉,該聯盟將致力于幫助成員單位拓建孔子學院或孔子課堂,合作建設國際中文教育數據庫,共享中文教師和在線中文課程等方面的資源。 會上,各理事單位審議表決并通過了《粵港澳大灣區孔子學院合作大學聯盟章程》《粵港澳大灣區孔子學院合作大學聯盟理事長單位、副
大灣區大學新校區一期項目立項獲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940.shtm近日,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于大灣區大學(濱海灣校區)一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同意實施大灣區大學(濱海灣校區)一期項目。此次獲得批準同意,代表著項目已完成立項,接下來將加快推進
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創業大賽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227.shtm3月23日,由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二屆“贏在廣州”暨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創業大賽啟動暨第十一屆獲獎項目頒獎典禮在南沙創享灣舉行,拉開了2023年大學
大灣區大學(籌)成立2新學院,知名學者任院長
大灣區大學(籌)理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聘任儀式舉行段金橋教授受聘理學院執行院長李曉明教授受聘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代理院長6月6日上午,大灣區大學(籌)舉行理學院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成立暨院長聘任儀式。段金橋教授受聘理學院執行院長,李曉明教授受聘兼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代理院長。大灣區大學籌建負責人田剛院
同濟大學與新奧集團共建清潔能源研究院
由同濟大學與清潔能源企業新奧集團共同組建的“新奧—同濟清潔能源高等研究院”,近日在同濟大學掛牌成立,該研究院將致力于加快推進校企雙方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產學研深度合作。當天,高等研究院全球人才招聘活動同時啟動。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儀式并致辭。 據介紹,“新奧—同濟清潔能源高等研究
山西省政府與清華大學共建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
近日,山西省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共建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的合作協議。 近日,山西省政府與清華大學簽署共建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的合作協議。 當日,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率領25人組成的團隊來到山西,考察了清華和山西有關省校合作項目以及研究院建設的場地,研討了研究院建設的有關事項。山西省委書
大灣區大學籌建獲進展-松山湖校區第一標段封頂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14.shtm 中新社東莞1月6日電 (李映民 李純)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第一標段6日全面封頂。這標志著該學校籌建工作邁入新階段,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預計2023年完成教學區建設并投入使
山東大學與浪潮集團簽約共建元計算研究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74.shtm近日,山東大學與浪潮集團共建元計算研究院合作協議簽約暨揭牌儀式在濟南舉行。山東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浪潮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鄒慶忠出席儀式并致辭。活動由山東大學副校長蘆延華主
成功大學有望年內與廈大共建實驗室
臺灣成功大學19日表示,該校材料系今年內有望與廈門大學共設實驗室。廈門大學期望成大將過去與產業合作的經驗帶到廈大,帶動廈門產業的發展。成大材料系主任廖峻德表示,成大材料系與廈門大學共同設立的實驗室,位于廈門大學,兩校將以金門技術學院(8月1日起改制為金門大學)作為溝通平臺。與廈門大學有
香港中文大學—華大基因跨組學創新研究院成立
香港中文大學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7月18日舉行典禮,宣布合作成立“香港中文大學—華大基因跨組學創新研究院”,結合雙方科研實力,致力培養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學、臨床遺傳學、臨床基因組學等學科人才,推動基因科學的研究發展。 華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長楊煥明院士、港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等參加
天津大學與南昌市簽約共建微技術研究院
日前,天津大學與南昌市人民政府在南昌市簽署了共同建設“天津大學南昌微技術研究院”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目標是將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微技術研發平臺和成果產業化基地,發揮天津大學在微機械電子系統(MEMS)研發方面的優勢,致力于關鍵性器件的研制。 根據協議,在南昌市的支持下,天津大學將在南昌高
天津大學與南昌市簽約共建微技術研究院
日前,天津大學與南昌市人民政府在南昌市簽署了共同建設“天津大學南昌微技術研究院”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的目標是將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微技術研發平臺和成果產業化基地,發揮天津大學在微機械電子系統(MEMS)研發方面的優勢,致力于關鍵性器件的研制。 根據協議,在南昌市的支持下,天津大學將在南昌高
山東大學與濟南市共建濟南晶谷研究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884.shtm
浙江大學與自貢共建創新中心
日前,四川自貢市高新區管委會與浙江大學在浙大校園簽約共建浙江大學自貢創新中心協議,雙方將重點在工業技術發展規劃與咨詢、研究與開發、轉移與推廣及人才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區域工業技術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 按照雙方約定,自貢高新區將在3年內投入1億元,用于中心科研項目推進、中心運轉和科技人員
北大與湘潭大學共建湖南先進傳感與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
? 12月14日,由北京大學與湘潭大學合作共建的湖南先進傳感與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方案論證會在京舉辦。多位國內傳感與信息技術領域專家就本項目的可行性、技術先進性及產業化前景進行質詢與討論,并一致通過建設方案。 據了解,建設湖南先進傳感與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是落實湖南省與北京
“踐行綠色發展、共建綠美灣區”論壇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85.shtm6月2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3工業綠色發展大會之“踐行綠色發展、共建綠美灣區”平行論壇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行。大會向灣區發出了《攜手共建 綠色
粵港澳大灣區技術轉移研究院(籌)在廣州揭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100.shtm9月7日,在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廣州市科技局及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的指導和支持下,由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共同發起籌建的粵港澳大灣區技術轉移研究
大灣區進入“‘共享創新’時間”
20多年前,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建設被提上議程之初,大家都沒想到它可能會落戶東莞。這一大科學裝置,在當初被一些地方認為“既不產生GDP、也不交稅,來了也沒什么用處”。 現如今,散裂中子源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支撐科技創新的一個主要科學平臺。12月8日,中科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在“大灣區
科創浪潮奔涌大灣區
橙色、紫色、藍色、綠色……走進中國散裂中子源實驗大廳,只見像七色花花瓣一樣的各種譜儀,以靶站為中心向外伸展開來。 這些不同顏色的譜儀有什么用處? “作用非常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告訴記者,散裂中子源就像一臺“超級顯微鏡”,其產生的中子如同“探針”,通過不同的譜儀
香港科技界冀把握大灣區機遇共建國際創科中心
華社香港6月12日電(記者戰艷)香港多位知名科技界人士12日匯聚一堂,建言香港科技界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深化與內地的合作,共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由香港中國商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與香港智庫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八期“香港大講堂”,12日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陳清泉,中國
清華大學與深圳共建國際校區
本報廣州11月4日電 (記者趙婀娜)清華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今日在廣州簽署協議,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的辦學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建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 據了解,該校區是清華大學目前建立的第一個異地辦學的校區,以培養全日制研究生為主,面向全球延攬優秀學生,用5到1
粵港澳專家探討大灣區高等教育與人才融合發展
中新社香港12月17日電 (記者 索有為)香港大灣區教育融合發展智庫17日線上舉辦“香港沙龍第2期——港澳高校、人才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學術會議,粵港澳三地專家、學者和粵港澳高校的博士生就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人才培養與流動等議題展開交流。 中國社科院國際問題專家兼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呂
共建研究院!蘭州大學與加州伯克利分校等簽署合作協議
9月4日,蘭州大學副校長潘保田赴四川省眉山市訪問,代表學校出席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西希望集團和眉山市四方共建研究院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加州伯克利化學院院長道格拉斯·克拉克,化學院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楊培東,全球科學研究院杰出特聘學者陳家俊,華西希望集團總裁王德根,副總裁張兵,希望教育集團執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師生怎么看?
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正式發布。這與深圳的發展、龍崗區的發展息息相關,對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來說,也是意義重大。 關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港中大(深圳)的師生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科研方向、就業計劃等,積極提出自己的見解,也試著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