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白肉靈芝完成基因組測序

    在韶關產業園種植的白肉靈芝。吳清平團隊 供圖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團隊完成了第一個白肉靈芝全基因組測序。據悉,這是世界上首次對白肉靈芝的基因組進行組裝和注釋。相關研究發表于《G3:基因,基因組,遺傳學》(G3-Genes Genomes Genetics)。 白肉靈芝作為我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野生資源,首次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員采集并進行命名,目前已成為科技扶貧的典型案例和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在中國西南地區廣泛種植。白肉靈芝是在中國發現的靈芝科一新種,具有多種藥理活性。但由于缺乏參考基因組而阻礙了系統的遺傳研究。 研究人員從一個單核菌株(DH-8)中提取了高質量的DNA,并基于Illumina和Nanopore平臺組裝完成第一個白肉靈芝全基因組。組裝的基因組大小為50.05Mb,N50為3.06Mb,預測到78206條編碼序列和13390個基因。......閱讀全文

    白肉靈芝完成基因組測序

    ?在韶關產業園種植的白肉靈芝。吳清平團隊 供圖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吳清平團隊完成了第一個白肉靈芝全基因組測序。據悉,這是世界上首次對白肉靈芝的基因組進行組裝和注釋。相關研究發表于《G3:基因,基因組,遺傳學》(G3-Genes Genomes Genet

    基因測序

    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個體的行為特征及行為合理。基因測序技術能鎖定個人病變基因,提前預防和治療。 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已由實驗室研究演變到臨床使用,可以說基因測序技術,是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

    基因測序

    第1代測序技術——熒光標記的Sanger法 在第一臺全自動測序儀出現之前,使用最為廣泛的測序方法就是 Sanger 在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發明的末端終止法測序技術。 Sanger 也因此獲得 198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他的發明第一次為科研人員開啟了深入研究生命遺傳密碼的大門。G1.1? ?

    基因測序定義

      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個體的行為特征及行為合理。基因測序技術能鎖定個人病變基因,提前預防和治療。  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已由實驗室研究演變到臨床使用,可以說基因測序技術是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

    基因測序簡介

      測序技術迄今為止已發展了三代,測序技術有4個指標:讀長、成本、準確度、通量。  成本、準確度這兩項指標都很好理解,成本下降使得單個人類基因組的花費已經從2001年的1億美元下降到了1000美元以下。準確度則是測序結果的準確程度,例如二代測序的solid可以達到99.9%,而唯一投入實用的三代測序

    基因測序原理

    基因是位于DNA上的,其測序的原理是一樣的DNA測序的方法有很多種.目前最常見的是雙脫氧終止法了.在測序用的緩沖液中含有四種dNTP及聚合酶.測序時分成四個反應,每個反應除上述成分外分別加入2,3-雙脫氧的A,C,G,T核苷三磷酸(稱為ddATP,ddCTP,ddGTP,ddTTP),然后進行聚合反

    基因測序儀

    原理編輯abi prism 310型基因分析儀采用毛細管電泳技術取代傳統的聚丙烯酰胺平板電泳,應用該公司專利的四色熒光染料標記的ddntp(標記終止物法),因此通過單引物pcr測序反應,DNA測序儀生成的pcr產物則是相差1個堿基的3''''末端為4種不同熒光染料

    從“基因測序儀”觀“測序行業”!

    基因測序儀:基因測序“皇冠上的明珠”  基因測序儀是測序產業鏈的起點也是關鍵環節,它為整個中下游測序服務提供最基本的測序支撐,同時也是壁壘最高的部分,處于基因測序產業價值鏈頂端。基因測序儀對于基因產業的重要性,如同發動機之于汽車行業,芯片之于電子通信行業,可謂是基因測序“皇冠上的明珠”。  到目前為

    全基因組解析推動中藥靈芝成為首個藥用模式真菌

      《自然》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發表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陳士林課題組與美國、法國等合作單位關于基因組解析推動靈芝成為藥用模式真菌的論文,并以特別圖片(Featured Image)形式進行了推介,隨后《今日美國》(US TODAY)以“揭秘

    陳士林課題組完成紫芝基因組精細圖 靈芝基因面紗揭開

      靈芝是傳統藥物中的“四大仙草”之一。2日,記者從中國中醫科學院獲悉,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負責人陳士林領導的課題組完成了紫芝基因組精細圖,該精細圖含有12條染色體,序列總長度達到48.86兆堿基,編碼大約1.5萬個基因。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旗下期刊《科學報道》上。  課題組研究表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