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探針(DNA probe)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針,為長度在幾十到幾百甚至上千堿基對的單鏈或雙鏈DNA,用特殊示蹤劑(如同位素、酶或有色基團)進行標記;在適當的pH值、溫度和離子強度下,DNA探針利用分子的變性、復性以及堿基互補配對的高度精確性,能與待測樣本中互補的非標記單鏈DNA或RNA以氫鍵結合(雜交),形成雙鏈復合物(雜交體)。雜交體的穩定性取決于兩條單鏈核苷酸之間的互補程度。在嚴格的條件下(高pH值、高溫、低離子強度),不完全匹配的雜交體的兩鏈將會解離,而完全匹配的雜交體將保持雙鏈。將未配對結合的探針洗去后,可用放射自顯影或酶聯反應等檢測系統檢測雜交反應結果。......閱讀全文
DNA探針(DNA probe)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針,為長度在幾十到幾百甚至上千堿基對的單鏈或雙鏈DNA,用特殊示蹤劑(如同位素、酶或有色基團)進行標記;在適當的pH值、溫度和離子強度下,DNA探針利用分子的變性、復性以及堿基互補配對的高度精確性,能與待測樣本中互補的非標記單鏈DNA或RNA以氫鍵結合
開爾文探針系統是一款可以被大多數客戶所接收的高端掃描開爾文探針系統,它是在ASKP基礎之上包括了彩色相機/TFT顯示器、2毫米和50微米探針、外部數字示波鏡等配置。
探針臺主要應用于半導體行業、光電行業、集成電路以及封裝的測試。 廣泛應用于復雜、高速器件的精密電氣測量的研發,旨在確保質量及可靠性,并縮減研發時間和器件制造工藝的成本。 探針臺分類 探針臺從操作上來區分有:手動,半自動,全自動 從功能上來區分有:溫控探針臺,真空探針臺(超低溫探針臺),RF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掃描探針顯微鏡(Scanning Probe Microscope,SPM)是掃描隧道顯微鏡及在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基礎上發
DNA測序技術系指分析DNA堿基構成和堿基順序的技術,即用于確定DNA片段中腺嘌呤(A)、胸腺嘧啶(T)、鳥嘌呤(G)、胞嘧啶(C)的構成和排列方式。一般采用雙脫氧鏈終止法進行DNA測序。其原理是利用2',3'-雙脫氧核苷三磷酸(2',3'-ddNTP)作為鏈終止試劑
開爾文探針力顯微鏡(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e、KPFM)是一種原子力顯微鏡,于1991年問世。開爾文探針力顯微鏡利用微懸臂感受和放大懸臂上尖細探針與受測樣品原子之間的作用力,從而達到檢測的目的,具有原子級的分辨率。
通過生物學、物理學和化學等方法使外源裸露DNA進入受體細胞,并在受體細胞內穩定維持和表達的過程稱為轉化。如果外源DNA分子是病毒(噬菌體)的DNA或cDNA,那么把此過程也稱為轉染。(1)直接轉化法:有的微生物細胞在不加任何處理的情況下就能直接攝取外源DNA,只要外源DNA與這樣的細胞混合,在適宜的
是指將待測的DNA變性后點加在硝酸纖維素膜(或尼龍膜,NC膜)上,用已標記的探針進行雜交,洗膜(除去未接合的探針),放射自顯影,判斷是否有雜交及其雜交強度,主要用于基因缺失或拷貝數改變的檢測。 斑點雜交(Dot blot)是將被檢標本點到膜上,烘烤固定。這種方法耗時短,可做半定量分析。一張膜上可同時
是指將待測的DNA變性后點加在硝酸纖維素膜(或尼龍膜,NC膜)上,用已標記的探針進行雜交,洗膜(除去未接合的探針),放射自顯影,判斷是否有雜交及其雜交強度,主要用于基因缺失或拷貝數改變的檢測。 斑點雜交(Dot blot)是將被檢標本點到膜上,烘烤固定。這種方法耗時短,可做半定量分析。一張膜上可同時
基因組DNA探針的獲得有賴于分子克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要得到一種特異性DNA探針,常常是比較煩瑣的。以細菌為例,細菌的基因組大小約為5×106堿基,約含3000個基因。要獲得某細菌特異的核酸探針,通常要采取建立細菌基因組DNA文庫的辦法,即將細菌DNA切成小片段后(如用限制性內切酶做不完全水解)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