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素1)FITC2)RB2003)TRITC4)鑭系:Eu、Tb5)PE6)其它常見熒光素的特性1)FITC:黃色結晶粉末,吸收光:490~495nm,發射光:520~530nm,明亮的黃綠色熒光。2)RB200:橘紅色粉末,吸收光570nm,發射光595~600nm,橘紅色熒光。3)TRITC:紫紅色粉末,吸收550nm,發射光620nm,橙紅色熒光。4)鑭系:Eu、Tb5)PE:吸收光490~560nm,發射光595nm,紅色熒光。6)其它:酶作用后產生熒光物質。酶作用生物質酶 底物 產物 激發光 發射光Β-G MUG MU 360 450AP MUP MU 360 450HRP HPA 二聚體 317 414⑷合適熒光素的選擇1)具有與蛋白質形成共價鍵的化學基團。熒光素-N=C +NH-蛋白質 熒光素-N-C-N-蛋白質‖ ︱ ︱‖ ︱S H H SH2)熒光效率高,標記后下降不明顯。3)......閱讀全文
熒光素 1)FITC 2)RB200 3)TRITC 4)鑭系:Eu、Tb 5)PE 6)其它 常見熒光素的特性 1)FITC:黃色結晶粉末,吸收光:490~495nm,發射光:520~530nm,明亮的黃綠色熒光。 2)RB200:橘紅色粉末,吸收光570nm,發射光595~6
①異硫氰酸熒光素,呈現明亮的黃綠色熒光。 ②四乙基羅丹明,呈橘紅色熒光。 ③四甲基異硫氰酸羅丹明,呈橙紅色熒光。 ④藻紅蛋白,呈明亮的橙色熒光。
①異硫氰酸熒光素,呈現明亮的黃綠色熒光。 ②四乙基羅丹明,呈橘紅色熒光。 ③四甲基異硫氰酸羅丹明,呈橙紅色熒光。 ④藻紅蛋白,呈明亮的橙色熒光。
熒光物質是該激光器的工作物質,由于受激發射而產生激光。熒光物質發射熒光是單重態到基態的輻射躍遷,三重態到基態的輻射躍遷所發出的光稱之為磷光。激光效率和工作物質的性質有關,但不一定和其三重態有直接的聯系。
間接法測抗體 ⑴基本原理 染色程序分為兩步,第一步,用未知未標記的抗體(待檢標本)加到已知抗原標本上,在濕盒中37℃保溫30min,使抗原抗體充分結合,然后洗滌,除去未結合的抗體。第二步,加上熒光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或抗IgG、IgM抗體。如果第一步發生了抗原抗體反應,標記的抗球蛋白抗體就會和已
一、免疫標記法及其分類1.熒光免疫法原理是應用一對單克隆抗體的夾心法。底物用磷酸-4-甲基傘形酮,檢測產物發出的熒光,熒光強度與Mb濃度呈正比,可在8min內得出結果。結果以 Mb每小時釋放的速率表示(△Mb)表示。該法重復性好,線性范圍寬,具有快速、敏感、準確的特點。以雙抗夾心法為例,首先將特異性
熒光原位雜交與免疫熒光的區別: 原位雜交是從分子水平檢測,免疫熒光是從蛋白水平檢測。 免疫熒光是利用抗原抗體反應進行組織或細胞內抗原物質的定位。 熒光原位雜交方法是一種物理圖譜繪制方法,使用熒光素標記探針,以檢測探針和分裂中期的染色體或分裂間期的染色質的雜交。 熒光原位雜交的原理: F
(一)熒光色素1.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呈現明亮的黃綠色熒光。2.四乙基羅丹明(RB200):呈橘紅色熒光。3.四甲基異硫氰酸羅丹明(TRITC):呈橙紅色熒光。4.藻紅蛋白(R-RE):呈明亮的橙色熒光。(二)其他熒光物質1.鑭系螯合物:其中以Eu3+應用最廣。Eu3+螯合物的激發光波長范圍
(一)熒光色素1.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呈現明亮的黃綠色熒光。2.四乙基羅丹明(RB200):呈橘紅色熒光。3.四甲基異硫氰酸羅丹明(TRITC):呈橙紅色熒光。4.藻紅蛋白(R-RE):呈明亮的橙色熒光。(二)其他熒光物質1.鑭系螯合物:其中以Eu3+應用最廣。Eu3+螯合物的激發光波長范圍
熒光標記所依賴的化合物稱為熒光物質。熒光物質是指具有共軛雙鍵體系化學結構的化合物,受到紫外光或藍紫光照射時,可激發成為激發態,當從激發態恢復基態時,發出熒光。熒光標記技術指利用熒光物質共價結合或物理吸附在所要研究分子的某個基團上,利用它的熒光特性來提供被研究對象的信息。熒光標記的無放射物污染,操作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