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光譜與拉曼光譜的比較相同點對于一個給定的化學鍵,其紅外吸收頻率與拉曼位移相等,均代表第一振動能級的能量。因此,對某一給定的化合物,某些峰的紅外吸收波數與拉曼位移完全相同,紅外吸收波數與拉曼位移均在紅外光區,兩者都反映分子的結構信息。不同點(1)紅外光譜的入射光及檢測光均是紅外光,而拉曼光譜的入射光大多數是可見光 ,散射光也是可見光;(2)紅外譜測定的是光的吸收,橫坐標用波數或波長表示,而拉曼光譜測定的是光的散射,橫坐標是拉曼位移;(3)兩者的產生機理不同。紅外吸收是由于振動引起分子偶極矩或電荷分布變化產生的。拉曼散射是由于鍵上電子云分布產生瞬間變形引起暫時極化,是極化率的改變,產生誘導偶極,當返回基態時發生的散射。散射的同時電子云也恢復原態;(4)紅外光譜用能斯特燈、碳化硅棒或白熾線圈作光源而拉曼光譜儀用激光作光源;(5)用拉曼光譜分析時,樣品不需前處理。而用紅外光譜分析樣品時,樣品要經過前處理,液體樣品常用液膜法和液體樣品......閱讀全文
傅里葉是誰?如果你是理工科學生,沒有聽說過傅里葉,嘿嘿!那你高數肯定逃課了;如果你是文科生,沒有聽說過傅里葉,哼哼!那么你的社會主義發展史肯定逃課了。當然這兩個傅里葉不是一個人!理工科熟悉的約瑟夫·傅里葉(Joseph Fourier),就是高等數學里面那個傅里
由于玻璃,石英等常規透明材料不能透過紅外線,因此紅外吸收池必須采用特殊的透紅外材料制作如:NaCl,KBr和CsI等作為窗口。固體粉體樣品可以直接與KBr混合壓片,直接進行測定。
傅里葉紅外光譜儀的具體原理: 化學成分的可視化——化學成像 化學物質的分布情況可以基于峰高、峰面積、多變量分析結果(PCR/MCR)、與目標光譜的相似度等信息進行可視化。 藥品粉末的化學成像 藥品粉末用金剛石池滾軋后進行紅外顯微mapping測量。右圖表示的是粉末不同成分
對干涉圖進行傅里葉變換的計算非常復雜,處理的數據量很大,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由于計算機的計算速度無法滿足干涉圖的傅里葉變換處理要求,因此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無法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應用。直到70年代中后期,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FTIR儀才開始面世,采用專為儀器配置的計算機。直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
VERTEX 80/80v全新的 VERTEX 80 和真空型 VERTEX 80v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采用動態校準 UltraScan? 干涉儀,提供最大光譜分辨率。精確的、真正無摩擦的空氣軸承掃描儀保證了最佳的靈敏度和穩定性。
VERTEX70/70v布魯克公司的 VERTEX 70 系列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采用布魯克公司知名的 RockSolid? 干涉儀。它是適合高級研究應用的理想入門級系統。最新真空型光學平臺具備同類領先規格。
一、傅里葉紅外發展歷史 把一束光照向三棱鏡,在墻上就會出現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這是光的色散實驗,也就是把一束混合光分解為不同的單色光。這個實驗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光譜儀原理,有光源(太陽光),色散系統(三棱鏡),檢測系統(人眼)。不過牛頓的這個實驗只是讓我們進一
紅外光譜圖是用來推斷化合物結構的,物質分析所得的紅外光譜圖反映出物質所含的官能團的種類以及其所處的化學環境。如果你知道混合物的大致成分,可以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者高效液相色譜法來確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想要確定元素的種類則要借助質譜分析。通過對特征譜和指紋區的分析可以確定化合物的結構,但是如果是混
IR-1600 傅里葉紅外光譜儀 &n
如果您是開啟了打補丁的功能,短時間有反映就等等。如果總是不動,這是打補丁時死機了,沒有更好的方法,只有按開關機鍵關機在開機了(在不可以就要拔電源了,如果進不了系統就要重裝了)。系統打補丁的功能需要自動連網,這個功能本身也不好用,經常出錯,沒有更好的方法。建議將自動更新關閉,用軟件更新,自己的時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