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參考值為: 白細胞分類計數: (1)中性粒細胞,桿狀核0.0l~0.05,分葉核0.5~0.7 (2)嗜酸性粒細胞0.005~0.05 (3)嗜堿性粒細胞0~0.0l (4)淋巴細胞0.3~0.4 (5)單核細胞0.03~0.08 臨床意義如下: (1)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具有原創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吞噬能力。 ①中性粒細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見于新生兒、妊娠5個月以上的孕婦、劇烈運動或勞動后。病理性增多見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膿菌感染,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敗血癥等,也見于粒細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惡性腫瘤、嚴重的組織損傷、急性大出血和急性中毒等。 ②中性粒細胞減少:常見于某些革蘭陰性桿菌感染如傷寒、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應用某些藥物如氯霉素、抗腫瘤藥物、放射線損害以及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進等。 ③中性粒細胞的核變化:核左移常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或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閱讀全文
白細胞計數及白細胞分類計數參考值為: 白細胞分類計數: (1)中性粒細胞,桿狀核0.0l~0.05,分葉核0.5~0.7 (2)嗜酸性粒細胞0.005~0.05 (3)嗜堿性粒細胞0~0.0l (4)淋巴細胞0.3~0.4 (5)單核細胞0.03~0.08 臨床意義如下: (1)
典型用戶:血液中心、中心血站、血庫等詳細介紹計數室面積100 mm2,縱線劃分為40個矩形方格(0.25×10 mm2) ,1.25mm3。血細胞計數板計數單采血小板中殘留的白細胞含量,主要應用范圍:血站濾白血袋質控用計數板。進口原裝代理、現貨供應。產品名稱: 白細胞計數板/計數池 產品貨
實驗方法原理血液經稀酸稀釋后,成熟紅細胞全部被溶解,注入計數池后,在顯微鏡下計數白細胞。用具及試劑:白細胞稀釋液(0.38ml)試管一支,顯微鏡,蓋玻片,血紅蛋白吸管,小玻璃棒,小手巾,計數板。實驗步驟1.用血紅蛋白吸管吸血20mm3刻度處,拭去管尖血漬。2.將管內血液放入盛有白細胞稀釋液的小試管內
實驗方法原理 血液經稀酸稀釋后,成熟紅細胞全部被溶解,注入計數池后,在顯微鏡下計數白細胞。用具及試劑:白細胞稀釋液(0.38ml)試管一支,顯微鏡,蓋玻片,血紅蛋白吸管,小玻璃棒,小
實驗方法原理用稀醋酸液,將血液稀釋并破壞紅細胞,混勻后充入計數池,在顯微鏡計數一定體積內的白細胞計數,,經換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白細胞數,常用有以下兩種方法:l%鹽酸;2%醋酸實驗材料血液試劑、試劑盒稀醋酸液鹽酸儀器、耗材顯微鏡微量吸管計數板蓋玻片實驗步驟1. 取小試管二支,加白細胞稀釋液0.38ml
外周血中的白細胞包括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其中,粒細胞又分為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各種白細胞的功能有所不同,主要是通過吞噬和免疫功能防御感染。白細胞檢查對于臨床診斷、治療和疾病觀察及藥物療效評價等有重要意義。本季度的“檢驗與臨床”欄目主要講解白細胞計數、分類計數及白細胞
實驗方法原理把血液制成細胞分布均勻的薄膜涂片,用復合染料染色,根據各類白細胞形態特征予以分類計數,得出相對比值(百分率),經觀察數量、形態和質量的變化,對疾病有輔助診斷意義。儀器、耗材推玻片一塊干凈玻片數塊消毒針頭75%酒精棉球蠟筆擦鏡紙顯微鏡瑞氏染液蒸餾水顯微鏡油二甲苯實驗步驟一、 血涂片制作1.
白細胞分類計數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把血液制成細胞分布均勻的薄膜涂片,用復合染料染色,根據各類白細胞
白細胞是人體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類血細胞。白細胞在人體中擔負許多重任,它具有吞噬異物并產生抗體的作用,機體傷病的損傷治愈能力,抗御病原體入侵的能力,對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其實白細胞還可以細分為五種類型,使用儀器或人工方法對這五類細胞分別計數,被稱為白細胞分類計數。這五類白細胞中嗜中性粒細胞占0.5~0
白細胞是人體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類血細胞。白細胞在人體中擔負許多重任,它具有吞噬異物并產生抗體的作用,機體傷病的損傷治愈能力,抗御病原體入侵的能力,對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其實白細胞還可以細分為五種類型,使用儀器或人工方法對這五類細胞分別計數,被稱為白細胞分類計數。這五類白細胞中嗜中性粒細胞占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