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理 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中尚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嗜堿性物質殘存,經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包后,胞質中可見藍或藍綠色枝點狀甚至網織狀結構。 (二)方法 活體染色法.近年來還可通過某些血液自動分析儀及流式細胞術檢測法進行網織紅細胞計數。 (三)參考值(活體染色法) 成人和兒童 0.005-0.015 新生兒 0.02-0.06 網織紅細胞絕對值(24-84)×10^9/L (四)臨床意義 網織紅細胞計數反應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 網織紅細胞增多表示骨髓紅系增生旺盛,常見于溶貧、急性失血、缺鐵貧、巨幼貧等,網織紅細胞減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減低,常見于再障、骨髓病性貧血。......閱讀全文
網織紅細胞的計數: (一)原理: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中尚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嗜堿性物質殘存,經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包后,胞質中可見藍或藍綠色枝點狀甚至網織狀結構。  
(一)原理 網織紅細胞是晚幼紅細胞脫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胞質中尚有核糖體、核糖核酸等嗜堿性物質殘存,經煌焦油藍或新亞甲藍活體染包后,胞質中可見藍或藍綠色枝點狀甚至網織狀結構。 (二)方法 活體染色法.近年來還可通過某些血液自動分析儀及流式細胞術檢測法進行網織紅細胞計數。 (三)參考值
原理: 網織紅細胞是幼紅細胞脫核后到完全成熟的紅細胞之間的過渡型細胞。網織紅細胞的胞漿內尚殘存核糖體等嗜堿性物質,用煌焦油藍行活體染色后可呈藍色細顆粒或網狀物。在染色血液涂片中計數每 100個無核紅細胞中的網織紅細胞數,即為網織紅細胞計數,以百分比表示。將網織紅細胞計數的百分數乘以紅細胞計數值
實驗方法原理由于網織紅細胞胞漿中還殘存少量核蛋白體和核糖核酸(DNA)可被某些染料(如煌焦油藍、新美藍)染成藍色顆粒和網狀物質。故可區別于完全成熟的紅細胞,(feticulocyte直徑8-9.5cm)實驗材料血液試劑、試劑盒新美藍溶液儀器、耗材顯微鏡實驗步驟一、實驗試劑:過去用煌焦油藍,近來國外多
網織紅細胞生理概要 網織紅細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紅細胞由骨髓進入外周血,需24-48h合成最后20%的血紅蛋白,殘余的嗜堿性物質才能完全消失,成為成熟的紅細胞。將其分為五型:花冠型、絲球型、網型、破網型、點粒型。血球分析儀器法儀器型號:Sysmex XE-2100型多項目自動血球分析裝
網織紅細胞計數一般以占外周血紅細胞(RBC)百分數表示,因此易受貧血程度的影響。矯正方法有兩種:網織紅細胞百分數與紅細胞絕對數乘積即絕對網織紅細胞計數(正常范圍:24 000 ~ 84 000/ 立方毫米)。另一消除貧血程度影響的方法是,網織紅細胞百分數與實際紅細胞壓積的積再除以正常紅細胞壓
網織紅細胞絕對值RET:1天:200~360×109/L; 2天:130~270×109/L; 3天:100~200×109/L;4天: 50~140×109/L; 5~7天:20~60×109/L; 8~10天:30~70×109/L; 兒 童:41~80×109/L; 男:49~94
網織紅細胞計數(RC)介紹: 網織紅細胞是沒有完全成熟的紅細胞,該細胞內殘存的核糖核酸經特殊染色后成“網狀”結構。網織紅細胞計數(RC)正常值: 成人 0.5%~1.5%,絕對值(24~84)×l09/L; 新生兒 2.0%~6.0%,絕對值(144~336)×109/L。網織紅細胞計
目前檢測網織紅的方法有傳統的顯微鏡目測法、網織紅細胞計數儀、流式細胞儀、多參數血細胞分析儀四種方法。 ⑴傳統的顯微鏡目測法:人工計數1000~2000個紅細胞,網織紅細胞所占百分數。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結果與染色部位、染色時間、燃料與血液的比例有關,準確性較差。 ⑵網織紅細胞計數儀:網織紅細胞
(1)評價骨髓增生能力,判斷貧血類型。 ①網織紅細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能力旺盛,見于溶血性貧血。 ②網織紅細胞減少,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 ③鑒別貧血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評價療效。 ①觀察貧血療效。 ②骨髓移植后監測骨髓造血恢復。 ③放療和化療的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