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高于99%,7大方法用于檢測狂犬病
近日一篇關于親眼看著母親死于狂犬病的微博文章,又掀起了一陣對狂犬病關注的熱潮。雖然現代醫療水平提高,但是目前狂犬病仍然是“可防不可治”,一旦發作沒有醫治方法,只能等待死神收割前來收割人頭。世界衛生組織在關于狂犬病的詞條中對其重要事實進行描述。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狂犬病是一種疫苗可預防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一旦出現臨床癥狀,狂犬病幾乎100%致命。在高達99%的情況下,家犬是將狂犬病病毒傳播給人類的原因。不過,狂犬病也可以感染家畜和野生動物。它通過咬傷或抓傷傳播給人和動物,通常是經由唾液。 除南極洲以外,其它各洲都存在狂犬病,但95%以上的人類死亡病例發生在亞洲和非洲。狂犬病是一種被忽視的熱帶病,主要影響偏遠農村地區的貧困和脆弱人群。大約80%的人類病例發生在農村地區。已有存在很有效的人類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但對需要這些醫療產品的人來說,并不一定可得和可及。從全球來看,狂犬病致死病例鮮有報告,5-14歲兒童往往成為受害者。......閱讀全文
狂犬病疫苗的介紹
狂犬病疫苗是人被動物咬傷后接種的狂犬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預防感染狂犬病。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或動物源性人畜共患急性傳染病,流行性廣,病死率極高,對人民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狂犬病的典型臨床表現為恐水癥,故狂犬病又稱恐水病。初期對聲、光、風等刺激敏感而喉部有發緊感,進入興奮期可表
狂犬病疫苗的概念
狂犬病疫苗是用于暴露前或暴露后預防狂犬病的特殊藥物,且暴露后處置是暴露后預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狂犬病疫苗“相關文獻
導讀:狂犬病(rabies)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共患,多見于犬、狼、貓等肉食動物,人多因被病獸咬傷而感染。對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幾近100%,患者一般于3~6日內死于呼吸或循環衰竭,故應加強預防措施。預防接種狂犬病疫苗對防止發病有較為重大的作用。
狂犬病疫苗的發展
狂犬疫苗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疫苗,最早制造狂犬疫苗的是法國的巴斯德。1882年它成功地應用連續傳代減弱病毒毒力的方法,用適應毒種來制造疫苗。中國現在制造的狂犬疫苗系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接種于原代地鼠腎細胞,培養后,收獲毒液,經濃縮、純化、精制并加氫氧化鋁佐劑,經全面檢定合格后即為預防狂犬病的疫苗。 狂犬
狂犬病的檢查
1.血、尿常規及腦脊液檢查 周圍血白細胞總數(12~30)×109/L不等,中性粒細胞一般占80%以上,尿常規檢查可發現輕度蛋白尿,偶有透明管型,腦脊液壓力可稍增高,細胞數稍微增多,一般不超過200×106/L,主要為淋巴細胞,蛋白質增高,可達2.0g/L以上,糖及氯化物正常。 2.病毒分離
狂犬病的檢查
??? 檢查??? 1.血、尿常規及腦脊液檢查??? 周圍血白細胞總數(12--30)×109/L不等,中性粒細胞一般占80%以上,尿常規檢查可發現輕度蛋白尿,偶有透明管型,腦脊液壓力可稍增高,細胞數稍微增多,一般不超過200×106/L,主要為淋巴細胞,蛋白質增高,可達2.0g/L以上,糖及氯
狂犬病疫苗的基本介紹
狂犬病疫苗是用于暴露前或暴露后預防狂犬病的特殊藥物,且暴露后處置是暴露后預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狂犬病疫苗的接種對象
可分為兩種:一為咬傷后預防,二為無咬傷預防。 ⑴咬傷后(暴露后)預防。 任何可疑接觸狂犬病毒,如被動物(包括貌似健康動物)咬傷、抓傷(即使很輕的抓傷),皮膚或粘膜被動物舔過,都必須接種本疫苗。 ⑵無咬傷(暴露前)預防。 在疫區有咬傷的高度危險或有接觸病毒機會的工作人員,如疫區獸醫、動物飼養管
北京加強狂犬病疫苗監管
據中國醫藥報訊 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規范狂犬病疫苗管理工作,日前北京市衛生監督部門對轄區內66家狂犬病免疫預防門診進行了復查,同時對184家一級及以下未被指定為狂犬病預防接種門診的醫療機構進行了抽查。 據介紹,此次檢查共出動監督員410人次,監督車輛126車次,共監
狂犬病疫苗的使用禁忌
對疫苗中任何成分曾有嚴重過敏史者應視為接種同種疫苗的禁忌癥。對一種品牌疫苗過敏者,可更換另一種品牌疫苗繼續原有免疫程序。妊娠、患急性發熱性疾病、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活動期、使用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者可酌情推遲暴露前免疫。免疫缺陷者不建議進行暴露前免疫,如處在狂犬病高暴露風險中,亦可進行暴露前免疫,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