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PM2.5年均要降6%5年后空氣質量望提高
隨著PM2.5的下降,灰霾天氣將會漸漸遠離城市。 本周三,環保部公布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大氣污染防治規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規劃》從國家的層面,首次提出提出,到2015年,重點區域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復合型污染嚴重地區,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6%。珠三角9市在此次重點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規劃》中,全部被納入“重點控制區”。 就在《規劃》出臺前,廣東已經失行一步,日前,省政府省政府下發《廣東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簡稱《辦法》),將考核結果納入落實科學發展觀考核評價體系。以加強污染減排目標的完成。 全國七成區域超新標準 這次規劃明確的13個“重點區域”,也是全國污染最為嚴重地區,涉及11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9-3.6倍。重點區域包括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個“區”,以及遼寧中部、山東......閱讀全文
天津:大氣污染群防群治
《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3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該條例,天津將擴大公眾參與,實行群防群治。 天津市環保局對2012年至2014年4月兩年多開展的顆粒物源解析結果顯示,天津的大氣污染物以本地產生的為主,前四位依次是揚塵、燃煤、機動車、工業生產。 保護環境,突圍“霾”伏,人人有責
向大氣污染宣戰:杭州出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今天,記者從杭州市政府獲悉,《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4―2017年)》出爐。 杭州提出的目標是,到2017年,全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數量較大幅度減少;全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氣數量逐年增加;全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比2013
通化集中整治大氣污染
吉林省通化市近日制定并下發2015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 計劃明確了2015年將重點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煤炭控制管理等10大項重點工作。 通過一系列重點工作的開展,計劃到2015年年底,通化市區PM10年均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3.2%;各縣(市)政府所在地TSP
大氣、噪聲污染舉報較多
2018年5月全國舉報來源情況 2018年5月各地電話舉報量 2018年5月各地微信舉報量 2018年5月各地網絡舉報量 2018年5月各污染類型占比 2018年5月主要行業舉報占比 全國“12369
找出大氣污染的“禍首”
“我們在‘2+26’城市布設受體采樣點109個,從采暖季開始對‘2+26’城市進行連續采樣,至今已采集約30000個樣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唐偉介紹說,通過一年多的努力,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以下簡稱“大氣攻關項目”)終于搞清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重污染精細化來源。 精細化源
煙臺力抓大氣污染防治
山東省煙臺市城管部門著力抓好城市道路揚塵、裸露土地、渣土運輸、露天燒烤等污染源治理,出臺了《市區揚塵治理集中行動實施方案》、《城市裸露土地綠化實施方案》和《市區環境衛生工作控制揚塵預案》,明確職責分工,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切實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他們采取“一沖二洗三保潔,人機結合搞撿拾”的機
大氣污染影響氮素沉降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劉學軍、張福鎖等首次揭示過去30年來,我國氮沉降動態與人為活性氮排放的關系,并在《自然》網站在線發表了他們的研究論文《中國氮沉降顯著增加》。 研究說,農田施肥(含氮化肥或有機肥)不合理,養殖場畜禽糞便管理不善,燃煤、汽車尾氣排放等都會增加人為活性氮向大氣排放,這些氣體
大氣污染的幾種誤區
大氣污染的幾種誤區你知道嗎?據調查,部分城市因空氣質量持續下降被相關部門通報甚至約談。當地政府壓力較大,公眾也有怨言。如何在壓力與困境中突圍,考量著地方政府的智慧。作為環保行業的我們都知道,改善大氣質量,要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不要因為一些錯誤的認知,而走入誤區。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
1000多家重點污染企業入選大氣污染地圖
究竟誰在污染中國 北京灰霾,上海灰霾,廣州灰霾……PM2.5進入國標,也難掃污染天氣帶給公眾的心理“灰霾”。人們不禁要問,污染從何處來? 目前的現實情況是,對于身邊有哪些污染源、哪些工業企業是重點污染源,普通民眾無從得知,公眾監督更無從談起。 近日,民間環保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的《
烏魯木齊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樓層等場所內,新建從事產生油煙、惡臭或者其他異味的餐飲服務項目。”施行9年之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人大常委會重新修訂了《烏魯木齊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產生油煙污染的餐飲服務業作了明確規范。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