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國際標準化組織官方網站發布了第一個生物納米磁珠國際標準:ISO/TS 19807-2:2021納米技術-磁性納米材料-第2部分:核酸提取用納米結構磁珠特性和測量方法規范,該標準對規范和推動磁珠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標準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承擔秘書處的國際標準化組織納米技術委員會材料規格工作組(ISO/TC229/WG4)提出并組織,由蘇州海貍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任輝博士和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的科學家Uwe Steinhoff博士聯合主導,經過多次會議討論和投票,歷時五年半順利完成。 本期,我們將深入報道該標準項目的研究經歷和指導意義。 一、國際標準的制定流程 國際標準的制定有比較成熟的流程,按照ISO/IEC導則,主要包括七個階段,以下是每個階段及對應的文件名稱: 1、預研階段:Preliminary work item (PWI) 預研工作項目 2、提案階段:New......閱讀全文
2021年10月,國際標準化組織官方網站發布了第一個生物納米磁珠國際標準:ISO/TS 19807-2:2021納米技術-磁性納米材料-第2部分:核酸提取用納米結構磁珠特性和測量方法規范,該標準對規范和推動磁珠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標準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承擔秘書處的國際標準化
生物磁珠分離:化學發光產品生產中可能被忽視的重要一環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21年12月10日,首屆納米磁珠及生物醫學國際學術論壇在蘇州納米城開幕。本次會議由蘇州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海貍公司與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記免疫分析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論壇邀請三十余位在國內外納米磁性材料領域和生物醫學領域的知名專家和產業領袖做主題報告,為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和產
? 免疫生物磁珠分離技術借助免疫生物磁珠捕獲樣品中靶物質,通過生物磁珠在磁場中的運動使靶物質(如病原微生物)分離。免疫生物磁珠由磁性載體和免疫配基結合而成。天然磁性材料可從磁性細菌中分離獲得,如從磁性細菌體內提取納米生物磁珠,在其表面聯上大腸桿菌抗體后用于分離大腸桿菌,但該方法成本較高,因而多采用
免疫生物磁珠分離技術借助免疫生物磁珠捕獲樣品中靶物質,通過生物磁珠在磁場中的運動使靶物質(如病原微生物)分離。免疫生物磁珠由磁性載體和免疫配基結合而成。天然磁性材料可從磁性細菌中分離獲得,如從磁性細菌體內提取納米生物磁珠,在其表面聯上大腸桿菌抗體后用于分離大腸桿菌,但該方法成本較高,因而多采用工業方
磁珠專用于抑制信號線、電源線上的高頻噪聲和尖峰干擾,還具有吸收靜電脈沖的能力。 磁珠是用來吸收超高頻信號,象一些RF電路,PLL,振蕩電路,含超高頻存儲器電路(DDR SDRAM,RAMBUS等)都需要在電源輸入部分加磁珠,而電感是一種蓄能元件,用在LC振蕩電路,中低頻的濾波電路等,其應用頻率范圍
? “生物磁珠提取核酸的常見誤區“信息內容由濟南皓淼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自行提供,我公司可為您提供生物技術、科研、醫療等實驗室常用設備和相應解決方案,如果有需要,我公司或留言咨詢洽談。 生物磁珠提取核酸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磁珠使用的越多,提取效果越好 有很多老師喜歡在提取效果
生物磁珠(或稱生物微球)作為提取核酸的有效新載體,已經在國內迅速推廣開來,得到廣大科研工作者認可,行業內簡稱“磁珠法”,其操作簡便,加之與自動化儀器的搭配,明顯提高了工作效率,逐漸成為主流方案。但磁珠的質量良莠不齊,提取效果差強人意,著實讓人大傷腦筋,甚至懷疑這一新生提取方案的可行性。那么,我們應該
?一、磁珠的概念 ??? 磁珠是由磁性微粒與各種含活性功能基團的材料復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表面結構的粒子。磁珠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國內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漸活躍,磁珠表面通過共聚合和表面改性,可被修飾上多種活性功能基團,如羧基、醛基、氨基等,可以共價結合酶、細胞、抗體、蛋白質等
??? 一、磁珠的概念 ??? 磁珠是由磁性微粒與各種含活性功能基團的材料復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磁性及特殊表面結構的粒子。磁珠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國內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漸活躍,磁珠表面通過共聚合和表面改性,可被修飾上多種活性功能基團,如羧基、醛基、氨基等,可以共價結合酶、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