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賽道是2021年最火的醫療器械賽道?答案無疑是手術機器人。 2021年,手術機器人行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用來回應市場此前對于其價值的質疑。資本市場的肯定超過了此前的預期,手術機器人用實際成績證明了這個賽道沒有被高估。 在二級市場,手術機器人跑出了2021年醫療器械行業市值最高的IPO:微創機器人。微創機器人雖然是微創醫療分拆的子公司,但其市值已經超過母公司,市值一度超過600億。大洋彼岸的直觀醫療(Intuitive Surgical)也延續其增長神話,市值超過1200億美元,上市以來漲幅超過175倍。 在一級市場,手術機器人賽道連續兩年蟬聯器械最熱賽道,融資事件和融資金額持續領跑。國內有超過10家公司獲得超億元融資,單筆融資超5億元的交易有4起,整個賽道總融資金額超過30億元。腹腔鏡手術機器人、骨科手術機器人、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全面開花。 2021年國內手術機器人主要融資事件 在臨床應用上,手術機......閱讀全文
不論是即將步入養老時代,還是在霧霾天下謀求生存,人們對醫療健康領域的迫切需求,給資本市場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經歷去年PE/VC主動在醫療健康領域砸重金找項目后,今年資本市場對醫療健康項目的選擇上趨于理性謹慎,融資規模和數量比去年大幅減少。投中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醫療健康
進入2016年,中國創投行業歷經從酷暑驟然穿越到寒冬;喧囂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從“投、投、投”到“寒冬小心駕駛”。然而寒冬之際,那些生來優越的創業公司,依舊在拿著巨額融資,傲嬌向前。本文盤點了依舊在拿著巨額融資的12家公司。 領健信息 領健信息成立于2015年5月,同年8月即獲得經
信邁醫療致力于治療心血管和呼吸領域重大疾病的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高血壓、心衰、重癥哮喘、頑固性復雜心律失常等大病。公司成立于2012年,其創始團隊由心血管領域頂尖專家、連續創業者聯合國內電生理領域第一的企業組成, A、B兩輪投資由軟銀、紅杉和元禾原點及共同創始人王捷和金
?????? 5月19日,一份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管理文件顯示,美國電子醫療平臺服務商NantHealth已從三家投資者手中獲得總額為1.35億美元的融資。據了解,此次融資額包括4月份從科威特投資總署(KIA)獲得的1億美元和從智能手機廠商黑莓(BlackBerry)獲得的投資。該管
至本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正式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遠翼資本領投,老股東葦渡資本跟投,指數資本獨家擔任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用于持續的研發投入及擴大中國最全面的腫瘤精準醫療數據平臺臨床影響力。 自2016年5月成立,至本醫療科技始終專注于泛瘤種的數百個癌癥基因的全面檢測,為每個患者提供
對于全球市場而言,2020 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隨著年中分水嶺 6 月如期而至,疫情帶來的 “黑天鵝” 效應影響逐漸減弱,全球范圍內,生命科學領域 1-5 月的投融資進展穩步進行。 結合疫情對行業的影響,醫療健康已成為當下最直接的需求,包括醫藥在內的醫療健康領域則成為私募股權投資(PE)
動脈網第一時間(微信號:vcbeat)獲悉,近日,北京頤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頤圣智能)宣布完成A輪融資,這是公司繼2021年初完成的pre-A輪融資后的又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專注于醫療領域的葦渡創投領投,老股東遠毅資本持續跟投,北拓資本為財務顧問。 在國家全面推進DRG/DIP醫保支付
1 企業國際化 首先,最近幾年行業政策的改革方向基本向著更高的國際通行水平靠攏,為未來幾年國內企業走向國際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國內市場畢竟有限,國內企業的國際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優秀的產品會不斷深入發展中國家,甚至進入歐美發達國家的本土市場。在這一過程中,國際化的并購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企業自身
記者日前獲悉,專注于腫瘤精準醫療領域的思路迪精準醫療集團(3DMed)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第四輪1.46億元人民幣融資,本輪資金日前已經全部到位。公司創始人熊磊博士向記者介紹,本輪投資由6家機構參與,在第三輪中領投的芳晟基金,此次聯合前騰訊CTO熊明華和另一知名投資人再次領投。此外,著名藥企天士
全域醫療對外宣布其已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達7億元。本輪融資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領投,中電健康產業基金、上海金浦健服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跟投,是國有資本首次為腫瘤放療平臺型企業注資。 全域醫療透露,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打造以智能放療體系建設運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