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Antpedia LOGO WIKI資訊

    甘肅省寒區旱區逆境生理與生態重點實驗室成立

    12月7日,甘肅省寒區旱區逆境生理與生態重點實驗室在位于蘭州的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掛牌成立。 實驗室主任李新榮介紹說,甘肅省是我國西部極端環境的主要分布區,但極端生境也孕育著獨特的抗逆生物資源。該實驗室將開展寒區旱區生物對環境脅迫的生理應答機理、極端環境生態格局與過程、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的研究,為寒區旱區生物資源利用、作物育種和生態恢復與重建提供理論支撐。 甘肅省科技廳廳長李文卿指出,以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基地,對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科技廳將全力支持重點實驗室建設。......閱讀全文

    秦大河院士出席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

    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近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其主要貢獻是近20年來IPCC先后4次發布評估報告,告誡世人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所致,并提出了阻止氣候繼續變暖趨勢的對策與方法。經外交部批準,IPCC

    雅魯藏布江源頭杰瑪央宗冰川37年縮小5%

      作為雅魯藏布江的源頭,杰瑪央宗冰川的面積在過去37年逐漸縮小,冰川末端的退縮速度加快。   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一項最新科研結果顯示,在1974年-2010年期間,杰瑪央宗冰川的面積由21.78平方公里減小至20.67平方公里,減小了5.02%,冰川末端退縮了

    寒旱所 東昆侖山玉珠峰冰川雪坑中痕量元素的組成特征

      人類活動對地球大氣的污染是多方面的,而痕量元素的污染是其中之一。研究發現,早在古希臘、羅馬和文藝復興時期,有色金屬礦產的開采和冶煉就導致北半球局部大氣受到痕量元素的污染。在1980年和1990年間格陵蘭雪冰中Pb的濃度降低了7.5倍,同期Cd和Zn的濃度減小了2.5倍。加拿大北極D

    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 分析領域多項獲獎

      中共中央、國務院2009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也揭曉,其中“食品、農產品品質無損檢測新技術和融合技術的開發”等多項分析領域獲得獎項:     食品、農產品品質無損檢測項目獲200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   由江蘇大學完成的“食品、農產品品質

    蘭州教育基地組織研究生參觀寒旱所實驗室

      9月2日下午,中科院蘭州教育基地和蘭州分院研究生會組織近代物理研究所、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中心及圖書館60余名研究生參觀了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科技創新館及沙漠與沙漠化院重點實驗室。   在科技創新館,同學們首先集體收看了介紹寒旱所主要野外臺站的影視資料。沙坡頭沙

    有機碳對土壤中有機氯污染物分布特征的影響研究獲進展

      有機氯污染物作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sistent Oganic Pollutants, POPs)的重要成員,具有持久性、高毒性、生物蓄積性和長距離傳輸能力。正是因為長距離傳輸特性,有機氯污染物從源區的局地問題逐步演變成一個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問題。土壤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重要

    青藏高原地面有效輻射變化對表層土溫的影響

      地表有效輻射為地面向上的長波輻射與大氣逆輻射之差,它是地面通過長波輻射交換而實際損失的熱量。有效輻射的大小隨地面溫度、空氣溫濕度及云量而變化,可以作為地面最低溫度及霜凍預報的重要依據。青藏高原的熱力作用在東亞甚至全球氣候系統中的重要作用已是公認事實,該區有效輻射與凈輻射的量級基本

    蘭州分院舉行“十二五”規劃報告交流會

      根據啟動與實施“創新2020”和近期制定所級“十二五”規劃的需要,中科院蘭州分院邀請甘肅省發改委和蘭州市的領導和專家介紹當地規劃綱要,組織中科院在蘭研究所領導就各所規劃進行交流研討。1月14日,中共蘭州市委常委、蘭州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楊志武應邀介紹蘭州市“十二五”規劃綱要。院屬在蘭各

    全球變暖正在融化我們的冰川 1950年代以來萎縮18%

      歷時八年科學調查,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日前發布了《第二次冰川編目》,使我國成為世界冰川分布大國中首個實現兩次冰川編目的國家。  此次發布的中國冰川編目是在2006年啟動的科技部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中國冰川資源及其變化調查》項目成果。在專家組組長秦大河的指導及項目負責人劉時銀研究員的

    寒旱所多年凍土區鐵路路基變形機理研究獲進展

      路基變形是多年凍土區路基穩定性的外在表現形式,內因主要是路基溫度場變化過程中引起路基下部凍土上限下降以及上限附近凍土溫度的升高。  世界上在多年凍土區修筑鐵路的國家,均受到路基變形問題的困擾。路基變形是凍土問題的關鍵。路基沉降變形量的大小成為制約多年凍土區鐵路正常運營的重要影響因素,各種路基的變

    新疆冰川近期變化及其對水資源的影響研究取得進展

    新疆冰川變化的空間特征  新疆的冰川水資源居全國第一,在新疆水資源構成和河川徑流調節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近30年來,隨著氣溫升高,冰川出現劇烈的消融退縮,冰川融水徑流量普遍增加,并對氣溫的依賴性增強。  由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實驗室組成的研究小組在新疆冰川近期變

    中科院:近30年新疆冰川因氣候變暖出現劇烈消融

      中國科學院5日消息,由該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實驗室組成的研究小組,在新疆冰川近期變化及其對水資源的影響研究中取得進展:近30年來,隨著氣溫升高,冰川出現劇烈的消融退縮,冰川融水徑流量普遍增加,并對氣溫的依賴性增強。  這項發表于《第四紀研究》雜志的最新研

    中科院向公眾免費開放國家重點實驗室

      5月16日,2015年甘肅省科技活動周、中科院公眾科學日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全省各市州以及中科院在蘭院所的一項項高科技展示讓參觀者近距離感受到科技創新的魅力。  據悉,當天,中科院在蘭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開門迎客”,面向公眾免費開放了眾多國家重點實驗室和

    干旱荒漠生態系統分布格局的環境驅動機制研究獲進展

    寒旱所干旱荒漠生態系統土壤動物群落分布格局的環境驅動機制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劉繼亮、李鋒瑞等科研人員在黑河中游荒漠灌叢斑塊地面甲蟲群落分布與微生境的關系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此項研究對于進一步開展干旱荒漠生態系統土壤動物群落分布格局的環境驅動機制研究、進一步解析氣候變化

    黑河荒漠地面節肢動物群落季節變異規律研究獲進展

    寒旱所黑河中游干旱荒漠地面節肢動物群落季節變異規律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李鋒瑞、劉繼亮等科研人員在黑河中游干旱荒漠地面節肢動物群落季節變異規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此項研究對于解析地面節肢動物群落組成、數量和功能群多樣性的季節變異規律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開展

    全球變化與生態環境高峰學術講壇召開

      3月18日至19日,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的“全球變化與生態環境高峰學術講壇”在烏魯木齊召開。講壇旨在使科研人員更好地了解國際科學研究前沿和發展趨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北京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史培軍教

    國內唯一計算地球科學獎頒發

      第三屆“清華大學—浪潮集團計算地球科學青年人才基金”頒獎典禮近日在清華大學舉行。來自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陳仁升、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的鮑穎、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張鳳、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的黃小猛等獲“青年人才獎”。  據悉,這是國內計算地球科學領域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人才

    中科院等機構評估稱:珠峰地區生態環境總體為轉好趨勢

      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湖南科技大學、珠峰雪豹保護中心12月6日聯合發布《珠峰地區氣候環境變化評估》報告,全方位透析了珠峰地區最近幾十年來的氣候環境變化。  報告從氣候、冰川與水資源、湖泊、大氣環境、生態環境和人類活動影響六個方面對珠峰地區(珠峰自然保護區)氣候環境變化狀

    揭曉2018國家自然科學獎等3大獎項初評結果

    附件3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梨優質早、中熟新品種選育與高效育種技術創新張紹鈴,施澤彬,王迎濤,李秀根,吳    俊,李    勇,

    科技部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6年度項目指南

    科技部關于發布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6年度項目指南的通知國科發基〔2016〕228號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軍委科技委:   根據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總體要求,科技部、財政部按照需求導向和分類整合的原則,在原“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基礎上,重新整合設立“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現將

    寒旱所表磧覆蓋型冰川邊界定位研究獲進展

      冰川物質平衡的變化是冰川對氣候變化的直接響應,而冰川面積的變化與物質平衡研究密切相關:一方面,冰川面積變化是物質平衡變化的直接證據; 另一方面,冰川面積判斷的精度直接關系到使用模型進行物質平衡計算的可靠性。  對于中國西部許多山谷冰川而言,其顯著特征是冰川末端或冰舌部分被表磧覆蓋

    百年名校蘭州大學的衰落與焦慮:人才都去哪兒了

       1981年,山東考生薛德勝的哥哥替他做主,填報了高考志愿:“聽說蘭州大學很不錯,你就報那兒吧。”薛德勝回憶說,“那時候,在大家眼里,除了北大、清華被看作最頂尖的大學之外,國內其他重點大學都差不多,并沒有三六九等之分,所以填志愿只是挑大學,而不是挑地區。”從東部大省山東來到遙遠的甘肅蘭州,薛德勝

    第十屆梁希林業科技獎結果公布,131項獲獎,一等獎6項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林學會,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中國林學會各分會、專業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近年來,全國林業和草原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林業現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