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鉻細胞瘤是一種神經內分泌腫瘤,手術風險大,圍手術期血流動力學變化劇烈,易發生高血壓危象、惡性心律失常、急性循環衰竭等,致死率較高。本院收治1例嗜鉻細胞瘤患者在全身麻醉(全麻)手術中出現心搏驟停,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女,63歲。因“體檢發現腹膜后占位1個月余”于2019年10月7日在本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療。患者于入院1個月前出現盜汗伴血壓偏高,血壓最高達165/105mm Hg(1mm Hg=0.133kPa)。 口服厄貝沙坦、絡活喜后血壓控制一般。患者述左側腰部隱痛,無肉眼血尿、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終末尿道口少許燒灼感,無發熱、惡心、嘔吐等。起病以來精神、食欲可,睡眠及大、小便正常,體重、體力未見明顯變化。外院CT檢查發現左側腎上腺區結節影,可見強化,考慮嗜鉻細胞瘤可能性大。為求進一步診治,本院門診以腹膜后占位收入院。 入院時查體:體溫36.6℃,脈搏79次/分,呼吸19......閱讀全文
患者女,64歲,因“左腰部不適1個月”于2020年1月7日入院。患者1個月前出現左腰部不適,伴酸脹感,勞累后加重,近1周來左腰部不適感加重。行腹部CT示腹膜后腫物。?既往冠心病史4年,口服單硝酸異山梨酯、美托洛爾、硝苯地平等藥物,否認高血壓、糖尿病史。入院后實驗室檢查血尿兒茶酚胺、腎上腺素、去甲腎上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為一位患者切除了嗜鉻細胞瘤,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嗜鉻細胞瘤是由嗜鉻細胞所形成的腫瘤,腫瘤細胞大多來源于腎上腺髓質,少數來源于腎上腺外的嗜鉻細胞。 患者女性,47歲,她的肝臟后下腔靜脈的后方長了一個六公分大的腫瘤。這種腫瘤叫做"嗜鉻細胞瘤",內部會大量分泌一種名為"兒茶
嗜鉻細胞瘤(PHEO)是起源于腎上腺髓質嗜鉻細胞的腫瘤,它能夠合成釋放兒茶酚胺,從而引起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如頭暈、頭疼、心悸、多汗等癥狀。副神經節瘤(OGL)是起源于腎上腺外的嗜鉻細胞的腫瘤,其本質和嗜鉻細胞瘤是一樣的,只是位置不在腎上腺。對于這種腫瘤的治療仍是以手術為主,但是以往對這種腫瘤的功能
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泌尿外科教授沈周俊、博士何威等,成功完成了我國首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壓迫腔靜脈的嗜鉻細胞瘤切除術。 患者肝臟下方及深部有嗜鉻細胞瘤,該瘤明顯壓迫腔靜脈。沈周俊等借助機器人(人工智能)腹腔鏡立體(3D)高清的手術視野、7個自由度能360~450度旋轉
嗜鉻細胞瘤是一種神經內分泌腫瘤,手術風險大,圍手術期血流動力學變化劇烈,易發生高血壓危象、惡性心律失常、急性循環衰竭等,致死率較高。本院收治1例嗜鉻細胞瘤患者在全身麻醉(全麻)手術中出現心搏驟停,現報道如下。?1.臨床資料?患者,女,63歲。因“體檢發現腹膜后占位1個月余”于2019年10月7日在本
病歷資料 ? ? 患者,女,42歲,因“排尿時出現頭痛、頭暈2年”入院。患者訴于2年前排尿時出現頭痛、頭暈,伴胸悶、心前區不適,無惡心、嘔吐,無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無肉眼血尿。曾因診斷為“高血壓、冠心病”就診于心內科。血壓最高達210/105mmhg,心率快時達120次/分。
尿兒茶酚胺檢測增高的意義 嗜鉻細胞瘤患者尿中兒茶酚胺排出量明顯增高,達正常人的0~100倍。在整個高血壓病人中,嗜鉻細胞瘤的發病率為0.3~0.5%.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去甲腎上腺素有84%.在正常范圍,而嗜鉻細胞瘤的高血壓患者在發作期間,尿中兒茶酚胺97%高于正常。80%以上比正常者高5倍以上。
病例報告: ?祝 ? ? 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點評專家:四川省人民醫院 ? ?燕純伯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楊進剛 ? 嗜鉻細胞瘤會導致心電圖的ST段改變,如誤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并給予溶栓治療,往往使此類患者處于顱內出血的高度風險。 ? 病歷摘要 ? 主訴
可樂定抑制試驗: 【參考范圍】見臨床意義。 【影響因素】1.患者需禁食、過夜,于次日清晨采集標本。 2.為減少刺激、應激引起的兒茶酚胺增高,可留置導管取血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臨床意義】1.本試驗可通過可樂定能否特異性的抑制神經系統兒茶酚胺釋放來鑒別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高血壓及嗜鉻細胞瘤
可樂定抑制試驗: 【參考范圍】見臨床意義。 【影響因素】1.患者需禁食、過夜,于次日清晨采集標本。 2.為減少刺激、應激引起的兒茶酚胺增高,可留置導管取血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臨床意義】1.本試驗可通過可樂定能否特異性的抑制神經系統兒茶酚胺釋放來鑒別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高血壓及嗜鉻細胞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