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3歲,孕2產0,因“孕37+3周,發熱4d,不規律下腹緊縮感3h余”轉入武漢協和醫院。入院后查體:體溫38.7℃,HR122次/分,RR20次/分,BP130/87mmHg。雙肺聽診呼吸音粗,腹部膨隆,胎心率156次/分,可觸及不規律宮縮,內診未行。 既往體健,否認遺傳病病史,無高血壓、糖尿病病史,2018年因葡萄胎行清宮術,無藥物食物過敏史,無輸血史。鑒于目前處于2019-nCoV疫情期間,立即對產婦進行初步篩查。取咽拭子標本行核酸檢測。肺部CT提示病毒性肺炎,少量心包積液。由于急診發作,未查甲型流感、乙型流感等病毒。產科B超示:孕37周+,前置胎盤,胎盤下緣達到宮頸內口,羊水過少。 入院后查血常規示:白細胞8.28×109/L,血紅蛋白124g/L,血小板114g/L,中性粒細胞計數7.07×109/L,淋巴細胞計數0.84×109/L,淋巴細胞百分比10.1%,C-反應蛋白(CRP)63.3......閱讀全文
患者,女,23歲,孕2產0,因“孕37+3周,發熱4d,不規律下腹緊縮感3h余”轉入武漢協和醫院。入院后查體:體溫38.7℃,HR122次/分,RR20次/分,BP130/87mmHg。雙肺聽診呼吸音粗,腹部膨隆,胎心率156次/分,可觸及不規律宮縮,內診未行。?既往體健,否認遺傳病病史,無高血壓、
近期,世界多地區流行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肺炎,WHO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命名為“COVID-19”。我院近期收治1例妊娠合并COVID-19行急診剖宮產的患者,現將麻醉處理報道如下。?1.病歷摘要?患者,女性,33歲,孕36+3周,單胎妊娠,孕1產0。孕婦2020年1月24日有COVID
1.病例報告?1.1背景介紹?脊髓性肌萎縮(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種與運動神經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 neuron1,SMNl)突變有關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SMA患者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變性,逐漸出現累及全身的肌無力、肌萎縮。SMA患者可分為4
我國始于2019年末湖北省武漢市的2019冠狀病毒病(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2,SARS-CoV-2)感染所致。由于孕產婦特殊的免
患者,女,26歲,體質量74kg。主因宮內孕30+6周第一胎,間斷心悸10d,加重伴胸悶,氣短4d入院。患者緣于10d前活動后出現心悸,伴出汗,持續3~5min,經休息后緩解。夜間可平臥入睡,偶有憋醒。無胸悶、氣短,無咳嗽、咯痰,未予重視。4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述癥狀加重,伴胸悶、氣短,伴咳嗽、咯痰
?1.病歷資料?患者,女性,28歲,身高160cm,體重63.5kg,既往人工流產手術3次,剖宮取胎術1次。主訴停經35周+1天,活動后胸悶、憋氣10余天入院。查體:口唇發紺、杵狀指、頸靜脈無怒張,臥位聞及深大呼吸,雙肺呼吸音粗,心界擴大,雙下肢水腫。心電圖檢查示竇性心動過速、異常Q波、左心室肥大、
【一般資料】女性,77歲,退休職工【主訴】女性,77歲,退休職工肉眼血尿三天【現病史】患者訴三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解肉眼血尿,呈淡紅色、間斷性,無尿痛,無排尿困難,尿液不渾濁,未見有絮狀物,無腹痛發熱,遂來我院就診,門診以膀胱占位收入院。起病后,患者精神、睡眠、食欲尚可,小便如上述,大便正常。【既往史
? 隨著經濟條件和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剖宮產手術技術已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產婦和家屬要求行剖宮產。在臨床實踐中,剖宮產手術降低了陰道分娩難產引起的并發癥,能夠明顯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的病死率。隨著剖宮產率的逐漸提高,術中、術后的并發癥數量也逐漸增多,最常見的就是大出血,如處理不及時或采用措施不適
剖宮產術的自身輸血是指在妊娠期間,將自身血液采出保存,在剖宮產術中需要輸血時再回輸給自身。這種輸血方法不僅可以節約血源,還可以減少同種輸血和免疫反應及感染其他疾病等不良反應。適用于前置胎盤 、多胎妊娠、胎兒巨大、選擇性剖宮產、有產后出血史,血液病史或稀有血型者。實踐證明,對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均無不
兇險性前置胎盤合并穿透性胎盤植入患者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的麻醉管理2008年—2014年中國剖宮產率年均升高1%,2014年全國剖宮產率為34.9%。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回顧性研究表明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發生率由2008年的0.91‰(3/3298)逐年上升到2014年的3.08‰(17/5514),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