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遜的學生阿斯頓(Aston)出色地繼承了湯姆遜所開創的質譜學成就,設計、制造了一臺分辨率達到130的磁分析器。阿斯頓利用這臺及其后來改進型的質譜儀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他確認了湯姆遜發現的氖兩個穩定同位素20Ne和22Ne的存在。同時,通過測量氯的兩種同位素豐度,計算氯的原子量,成功地解釋了當時用化學法測量的氯原子量不靠近整數的原因。此后,他又測量了數十種元素同位素的自然豐度。由于用質譜法測量同位素豐度的杰出貢獻,阿斯頓率先用質譜分析方法敲開了諾貝爾化學獎大門,榮獲了1922年諾貝爾化學獎。幾乎在同一時期,加拿大人德姆頗斯特(Dempster)也在進行著類似的研究,與湯姆遜的工作不同的是,他所建立的質譜儀器使用半圓形的均勻磁場,具有方向聚焦性質,分辨率達到100。 Dempster利用他所建立的儀器開展了與湯姆遜類似的開創性研究,發現并測量了一些元素的同位素豐度。 這時的質譜儀局限于單聚焦質量分析器,對方向聚焦發......閱讀全文
湯姆遜的學生阿斯頓(Aston)出色地繼承了湯姆遜所開創的質譜學成就,設計、制造了一臺分辨率達到130的磁分析器。阿斯頓利用這臺及其后來改進型的質譜儀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他確認了湯姆遜發現的氖兩個穩定同位素20Ne和22Ne的存在。同時,通過測量氯的兩種同位素豐度,計算氯的原子量,成功地解釋了當
自1912年第一臺質譜儀問世后,經歷了一百多年,質譜技術獲得長足的發展,目前已成為分析化學不可缺少的工具。質譜法所特有的優點是:超微量(樣品取量為微克級);快速(數分鐘之內完成一次測試);能同時提供有機樣品的精確分子量、元素組成和碳骨架及官能團結構信息;既能進行定性分析又能進行定量分析;能最有效地與
飛行時間質譜儀結構示意圖如下,在檢測器前設置了一個電位選擇器網柵,與離子源控制柵極同步運行,使所選擇質量的離子進入檢測器。與入射離子成直角,配制滯阻電極的飛行時間質量分析器分辨率更高,并可消除中性離子和散射離子的影響。?
對于逐點掃描得到的一段質譜數據,數據處理的首要任務是峰位置的判別。其實質是峰數據與既有模型的匹配過程,這與質譜儀的特性、掃描參數以及數據的統計信息等多種因素有關系。簡單情況下,連續幾個數據都大于設定的閾值(如最大值5%)即可認為該段數據是峰數據,而剩余的數據可認為是本底。在峰位置判別的基礎上,根據本
生物樣品通常是指植物的根、莖、葉、花、種子等動物(包括人)的呼吸氣體、體液(如尿、血、唾液、淋巴液、膽汁、胃液及生物體內的其他分泌液等)、毛發、肌肉和組織器官(如胸腺、胰腺、肝、肺、腦、胃、腎等)和器官內異常物(如結石、腫瘤等)以及各種微生物。常見的待分析檢測組分包括植物體內的營養成分及有害成分如農
1、儀器的清凈儀器的清凈對分辨率有影響。由于樣品在離子化審內離化和離子在分析室系統中運動都會引起對儀器的玷污,其結果是形成絕緣層和表面電荷的積累,由此形成附加電場或存使原來電場的電力線變形而改變離子運動的電參數,造選成分辨下降并影響測定的準確性。?2、儀器的真空通常分析室是在高真空條件下運轉,真空的
一個質量為m,電荷價態為z的離子經加速電壓V加速后,獲得動能zeV并以速度v運動。忽略加速前的熱運動,則1/2 mv2=zeV?其中,e是一個電子的電荷。將該離子垂直射入扇形磁場中,在洛倫茲力作用下作圓周運動,如圖所示,所受到的向心力與離心力平衡。?離子在扇形磁場中的運動所以,B zeV= mv2
質譜儀器必須在良好的真空條件下才能正常操作,一般要求質量分析器的真空優于pa。質譜儀器所檢測的離子必須要有較大的自由程才可以到達檢測器,其他氣體成分也可能與離子發生反應影響檢測,在質譜儀中工作的部件(如離子源燈絲、較密排布的高壓極板)需要在高真空下才能穩定工作。因此,質譜儀中的部件需要一個真空環境進
電子倍增器20世紀80年代早期首次研發出ICP-MS后,科學家設計使用了多種不同的離子檢測系統,其中以用于低計數率的電子倍增器及高計數率的法拉第杯應用最為廣泛。電子倍增器使用多個獨立的打拿極將光子轉換為電子。
質譜儀一般由進樣系統、電離源、質量分析器、真空系統和檢測系統構成一、進樣系統在液質聯用中一般有兩種進樣方式。第一種是輸注,即用注射器泵(syringe pump)將樣品溶液直接緩慢輸入到離子源。這種方法雖然簡便、快速,但是需要相對多的樣品,且難以實現自動進樣分析。第二種是流動注射,即將樣品溶液注入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