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過濾器的原型是人們為保護呼吸而使用的呼吸保護器具。據記載,早在一世紀的羅馬,凡們在提純水銀的時候就用粗麻制成的面具進行保護在此之后的漫長時間里.空氣過濾器也取得了進展,但其主要是作為呼吸保護器具用于一些危險的行業,如有害化學品的生產。l827年布朋發現了微小粒子的運動規律,使人們對空氣過濾的機理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空氣過濾器的迅速發展是與軍事工業和電子工業的發展緊密相關的50年代,美國對玻璃纖維過濾紙的生產工藝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使空氣過濾器得到了改善和發展。60年代,HEPA過濾器問世;70年代,采用微細玻璃纖維過濾紙作為過濾介質的HEPA過濾器,對D.3微米粒徑的粒子過濾效率高達99.9998。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新的測試方法的出現、使用評價的提高及對過濾性能要求的提高,發現HE—PA過濾器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于是又產生了性能更高的ULPA過濾器。目前,各國仍在努力研究,估計不久就會出現更先進的空氣過濾器。 過濾器本身的設......閱讀全文
空氣過濾器的原型是人們為保護呼吸而使用的呼吸保護器具。據記載,早在一世紀的羅馬,凡們在提純水銀的時候就用粗麻制成的面具進行保護在此之后的漫長時間里.空氣過濾器也取得了進展,但其主要是作為呼吸保護器具用于一些危險的行業,如有害化學品的生產。l827年布朋發現了微小粒子的運動規律,使人們對空氣過濾的
中國古代即已應用過濾技術于生產,公元前200年已有植物纖維制作的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法。他在造紙過程中將植物纖維紙漿蕩于致密的細竹簾上。水經竹簾縫隙濾過,一薄層濕紙漿留于竹簾面上,干后即成紙張。 最早的過濾大多為重力過濾,后來采用加壓過濾提高了過濾速度,進而又出現了真空過濾。20世紀
中國古代即已應用過濾技術于生產,公元前200年已有植物纖維制作的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法。他在造紙過程中將植物纖維紙漿蕩于致密的細竹簾上。水經竹簾縫隙濾過,一薄層濕紙漿留于竹簾面上,干后即成紙張。 最早的過濾大多為重力過濾,后來采用加壓過濾提高了過濾速度,進而又出現了真空過濾。20世紀
空氣凈化器起源于消防用途,1823年,約翰和查爾斯·迪恩發明了一種新型煙霧防護裝置,可使消防隊員在滅火時避免煙霧侵襲。 1854年,一個名叫約翰斯·滕豪斯的人在前輩發明的基礎上又取得新進展:通過數次嘗試,他了解到向空氣過濾器中加入木炭可從空氣中過濾出有害和有毒氣體。 二戰期間,美國政府開始進
1 空氣過濾器的發展? 空氣過濾器的原型是人們為保護呼吸而使用的呼吸保護器具。據記載,?早在一世紀的羅馬,?人們在提純水銀的時候就用粗麻制成的面具進行保護。在此之后的漫長時間里,?空氣過濾器也取得了進展,?但其主要是作為呼吸保護器具用于一些危險的行業,?如有害化學品的生產。1827?年布朗發現了
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生存從生活經驗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質可以治療疾病與傷痛,這是藥物的源始。這些實踐經驗有不少流傳至今,例如飲酒止痛、大黃導瀉、楝實祛蟲、柳皮退熱等。以后在宗教迷信與邪惡斗爭及封建君王尋求享樂與長壽中藥物也有所發展。但更多的是將民間醫藥實踐經驗的累積和流傳集成本草,這在我國及埃及、希臘
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模擬光端機開始進入中國應用,到2001年開始數字光端機的出現;演繹了經濟發展帶動科學技術進步,科學技術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 最早出現的模擬光端機主要是采用模擬調頻、調幅、調相的方式將基帶的視頻、音頻、數據等傳輸信號調制到某一載項,通過另一端的接收光端機進行解調,恢復成
歐洲有關透鏡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在阿里斯托芬的戲劇云彩(紀元前424年)中就提到了燒玻璃(一種凸透鏡,可以匯聚太陽光來點火);以《自然史》(Naturalis Historia)一書留名后世的古羅馬作家、科學家,老普林尼(23年–79年)的文字敘述中也表示羅馬帝國知道燒玻璃,并且提及矯
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在從事軟錳礦的研究時發現:軟錳礦與鹽酸混合后加熱就會生成一種令人窒息的黃綠色氣體。當時,大化學家拉瓦錫認為氧是酸性的起源,一切酸中都含有氧。舍勒及許多化學家都堅信拉瓦錫的觀點,認為這種黃綠色的氣體是一種化合物,是由氧和另外一種未知的基所組成的,所以舍勒稱它為“氧化鹽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