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前牙缺失對人的容貌影響極大,因為自身口腔局部條件的限制以及技術水平的制約,以至于有些患者不得不長期忍受美觀和功能都不良的修復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更加迫切,牙齒的缺陷不再忽視,希望得到改變。 1.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1.1.1患者資料:女,53歲,主訴:要求做種植固定牙。病史:上前牙在13歲時外傷折斷,感染后拔除,后采用活動義齒修復,由于間隙小,制作的活動義齒窄小短縮,與同名牙極不協調,美觀和舒適性極差,尋求改變此種不良狀況,多年未能如愿。患者強烈要求做種植牙。檢查:21牙缺失,間隙小,測量缺隙最窄處只有3.5毫米,對應同名牙11牙冠寬度為8mm,鄰牙22牙近中傾斜移位且偏舌側錯位,對頜下前牙擁擠錯位,31牙唇側錯位伸長已被調磨,狀況良好,否認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史及藥物過敏史(圖1)。 1.1.2拍攝CBCT片,測量2......閱讀全文
?上前牙缺失對人的容貌影響極大,因為自身口腔局部條件的限制以及技術水平的制約,以至于有些患者不得不長期忍受美觀和功能都不良的修復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更加迫切,牙齒的缺陷不再忽視,希望得到改變。?1.資料和方法?1.1資料?1.1.1患者資料:女,
上頜前牙連續缺失的美學修復是口腔種植領域的難點之一,如何恢復紅白美學及輪廓美學是臨床醫生面臨的巨大的挑戰。吉林大學口腔醫院種植科完成了1例外傷導致深覆牙合患者多顆前牙連續缺失的正畸-種植聯合治療,得到了較為理想的美學效果,現報告如下。?1.病例資料?1.1 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27歲,因“上頜雙側
1.4.2 手術過程 ?局麻下,做保留齦乳頭的梯形切口,翻開粘骨膜瓣,簡易導板引導下制備種植窩,12處植入3.5mm×11mm 種植體(Astra Tech,瑞典),22處植入3.5mm×13mm種植體(Astra Tech,瑞典),種植體頸部位于齦緣下3mm,植入初期穩定性為20N·cm,
先天缺牙又稱牙齒數目不足,屬牙齒發育異常疾病中重要的一部分。先天缺牙是在牙胚形成過程中未能發育和未形成牙齒的,或在牙胚發育早期即牙蕾形成期的先天性異常。缺牙數目少于6顆為個別牙先天缺失,缺牙數目大于等于6顆為多數牙先天缺失。在多數牙先天缺失的復雜情況下,種植修復通常是最佳治療方案。結合患者牙列缺損及
目前,種植修復因其較高的成功率及優異的固位性,受到越來越多缺牙患者的青睞。采用單種植體修復單顆缺失牙,其臨床效果已得到醫生和患者的肯定;但由于磨牙咬合面積及咬合力明顯大于其他牙,故磨牙區多采用粗直徑種植體修復,以減少種植體折斷等并發癥的發生。但磨牙的近遠中向、頰舌向寬度較大,有時牙槽骨的骨量明顯不足
美學區單側連續多顆上前牙缺失的微創即刻種植與修復病例報告?隨著口腔種植技術的不斷發展,即刻種植即刻修復已經成為目前最熱的種植方向和討論話題。但目前前牙美學區域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的美學效果一直存在爭議,其焦點集中在種植修復體唇側牙齦緣外形的長期穩定性以及軟組織美學效果。以往的關注和報道多集中在單顆前牙缺
上頜前牙美學區因外傷而導致恒牙缺失的病例較為常見,缺牙區因長時問缺少功能性刺激而發生牙槽骨的吸收,造成缺牙區牙槽骨唇舌向寬度縮窄,軟組織塌陷,嚴重的軟硬組織量不足使種植美學修復面臨巨大的挑戰。目前臨床中已有多種修復技術用以改善前牙區軟硬組織不足造成的美學缺陷,包括引導骨再生技術、使用牙齦顏色的丙烯酸
目前,種植修復已成為牙缺失后的首選治療方案,即刻種植即刻修復特別是美學區的即刻種植即刻修復、數字化技術是目前口腔種植領域的兩大熱點。研究表明即刻種植即刻修復不僅美觀效果好,對于缺牙區軟硬組織保存以及輪廓維持更優于傳統種植,受到越來越多口腔醫師及美學區牙缺失患者的青睞。而數字化技術的引入更是大大推動了
基于數字化手術導板引導下的前牙區牙槽突骨折后的美學早期種植修復前牙美學區是牙外傷的高發區,數字化的發展減少了“自由手”導致的誤差,提供更精準的植入位置和方向。為探討數字化導板對種植體植入的引導意義,現將已完成修復的美學區連續多顆牙缺失病例進行報告和討論。?1.病例資料?1.1 病例簡介 ?患者,女,
微創種植時種植體與骨壁間的間隙處理:為了獲得更完美的支撐軟組織和獲得牙槽嵴骨弓唇側的外凸輪廓,需要在種植體和骨壁之間的間隙內充填一定量的骨替代材料,本病例采取在拔牙窩內偏腭側的骨壁鉆引導骨孔,用獨有的骨膨脹技術逐級擴大和制備種植床。在原拔牙窩和種植床之間的骨間隙里填入Bio-OSS骨粉0.25g,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