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比值介紹: 計算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之比值,有助于黃疸的類型和疾病的鑒別。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比值正常值: 0.2。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比值臨床意義: (1)、升高:阻塞性黃疸、急性肝炎。 (2)、降低:溶血性黃疸、新生兒黃疸、惡性瘧疾。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比值注意事項: (1)、血標本可為血清或血漿,血清更常用。 (2)、應空腹采血,避免溶血,從速分離血清,避光保存,如不能及時測定,應貯于冰箱內。 (3)、日光下長時間暴露會使測定結果明顯降低。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比值檢查過程: 暫無相關信息相關疾病 暫無相關信息相關癥狀 膽紅素升高......閱讀全文
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比值介紹: 計算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之比值,有助于黃疸的類型和疾病的鑒別。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比值正常值: 0.2。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比值臨床意義: (1)、升高:阻塞性黃疸、急性肝炎。 (2)、降低:溶血性黃疸、新生兒黃疸、惡性瘧疾。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比值
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介紹: 計算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之比值,有助于鑒別黃疸的類型。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正常值: 0.20左右。直接膽紅素與總膽紅素比值臨床意義: <0.20,見于溶血性黃疸、先天性黃疸;0.20-0.60,見于肝細胞性黃疸和混合性黃疸;>0.60,常見于阻塞性黃疸。直接
間接膽紅素介紹: 間接膽紅素又稱非結合膽紅素,即不與葡糖醛酸結合的膽紅素。由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組成總膽紅素。血清間接膽紅素升高,主要與各種溶血疾病有關。原因是大量的紅細胞破壞后,大量血紅蛋白被轉變成間接膽紅素,超過了肝臟的處理能力,不能將其全部轉變成直接膽紅素,使血液中的間接膽紅素升高。間接膽
直接膽紅素介紹: 直接膽紅素又稱結合膽紅素。未結合膽紅素在肝細胞內轉化,與葡糖醛酸結合形成結合膽紅素,結合膽紅素用凡登伯定性試驗呈直接反應,故將這種膽紅素稱為直接膽紅素。測定直接膽紅素主要用于鑒別黃疸的類型。結合膽紅素的升高,說明經肝細胞處理和處理后膽紅素從膽道的排泄發生障礙。直接膽紅素正常值:
δ-膽紅素介紹: δ-膽紅素(δ-BIL),它是一種白蛋白和膽紅素間非酶促反應形成的共價結合物。δ膽紅素的反應性與結合膽紅素相似,在血中含量極低。δ-膽紅素正常值: 軟片層析法 男:3.1-4.5mg/L 女:1.7-3.3mg/Lδ-膽紅素臨床意義: 升高:肝細胞性黃疸如(急性黃疸性肝炎
結合膽紅素(SDB,DBIL)介紹: 結核膽紅素是指未結合膽紅素在肝細胞內轉化,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形成結合膽紅素,又稱為直接膽紅素。結合膽紅素(SDB,DBIL)正常值: 0-7μmol/L結合膽紅素(SDB,DBIL)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增高:見于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新生兒高膽紅素
總膽紅素(TBIL,STB)介紹: 總膽紅素包括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總膽紅素(TBIL,STB)正常值: 3.4-17.1μmol/L。總膽紅素(TBIL,STB)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疽、惡性貧血、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癥。紅細胞增多癥、新生兒黃疸、內出血、輸血后溶
非結合膽紅素(SIB,IBIL)介紹: 總膽紅素是由非結合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組成,非結合膽紅素即不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膽紅素。非結合膽紅素(SIB,IBIL)正常值: 小于11.1微摩/升(35%為阻塞性或肝細胞性黃疸;比值
1分鐘膽紅素介紹: 一分鐘膽紅素檢測是通過直接重氮反應測定1、15、30min時的膽紅素量的檢測,變色反應主要在1min內發生,故血清1min膽紅素測定的結果大致可反映血清內結合膽紅素的高低。1分鐘膽紅素正常值: 0-4.3μmol/L (0-0.25mg/dl)1分鐘膽紅素臨床意義: 異常結
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天。紅細胞死亡后變成間接膽紅素(I-Bil),經肝臟轉化為直接膽紅素(D-Bil),組成膽汁,排入膽道,最后經大便排出。間接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之和就是總膽紅素(T-Bil)。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上述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均可使人發生黃疸。如果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的間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