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人間暖,節來萬家圓。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于2月15日如期而至,當晚,一輪圓月現身夜空,為元宵佳節平添了幾許浪漫與溫馨。很多人在賞月時可能并不知道,元宵節當晚的圓月并不是正月里面最圓的,真正的最圓時刻將會出現在2月17日(正月十七)0時56分。 天文科普專家表示,正月十五的月亮“十七圓”這一現象比較罕見,下次再見要等到7年之后,也就是2029年3月1日(正月十七)。 盡管已經立春了,晚上的氣溫還是有些低,但這卻擋不住人們賞月的腳步。15日晚,在天津的水上公園、意式風情街、五大道、民園體育場、堆山公園、天塔等地,隨處可見散步賞月的人。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天文科普專家修立鵬介紹說,月亮的一個圓缺變化周期為一個“朔望月”,長度約為29.53天,其中月亮最圓時稱為“滿月”,也叫“望”。月亮繞地球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由于萬有引力的關系,月亮行進的“步伐”時快時慢,離地球近時運行快,離地球遠時運行慢。因此基于月亮上半月的運行速......閱讀全文
春來人間暖,節來萬家圓。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于2月15日如期而至,當晚,一輪圓月現身夜空,為元宵佳節平添了幾許浪漫與溫馨。很多人在賞月時可能并不知道,元宵節當晚的圓月并不是正月里面最圓的,真正的最圓時刻將會出現在2月17日(正月十七)0時56分。 天文科普專家表示,正月十五的月亮“十七圓”這一現
2月15日,將迎來壬寅虎年的元宵節。令人驚訝的是,虎年的元宵月不是“十五圓”,也不是“十六圓”,而是“十七圓”,最圓時刻出現在2月17日0時56分。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科普專家林愿介紹,每逢農歷初一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被陽光照亮的半球背著地球,我們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
又到一年元宵節,古詩有云:“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誰家見月能閑坐”,中國歷來有元宵賞月的傳統。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壬寅虎年正月里的月亮卻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圓”,最圓時刻(望)出現在2月17日0時56分。當然這并不影響人們在今夜賞月抒懷,北京天文館原館長、天文科普專家朱進表示,月亮
NovaSeq? 6000 S Prime (SP) Reagent Kits現已上市,與NextSeq?或HiSeq?系統相比,能夠以更低的成本處理更小批量的樣本,并進行更低通量的測序。新上市的NovaSeq S-Prime Reagent Kits有100和300循環數產品規格,也有支持高
元宵節將至,這是農歷新年里第一個月圓之夜。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天文專家表示,同去年一樣,今年的元宵月依然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據了解,月相變化一周為一個“朔望月”(農歷一個月),這個月中月亮最圓的那天稱“望日”,也叫“滿月”。月亮從一個滿月“走到”下一個滿月,需要29天半左右
春節不遠了打開日歷準備買票的你,是不是發現,2022年的除夕竟然不是年三十!天文專家介紹,這“都是月亮惹的禍”。月亮圓缺變化一周稱為一個朔望月,月亮最圓的那天稱為“望”,完全看不到月亮的那天叫做“朔”。從“朔月”到“望月”再回到“朔月”,這樣一個周期平均為29.5天。然而古人在制定歷法時,需要整數的
1月6日凌晨,《自然》雜志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天眼”(FAST)的最新成果。 在該成果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菂等領導的國際合作團隊,通過FAST平臺,采用原創的中性氫窄線自吸收方法,首次獲得原恒星核包層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應測量結果。研究發現,星際介質具有連貫性的磁場結構,異于
這次月全食是11年來持續時間最長、食分最大的。 四川省的天文愛好者們6月15日晚也許會度過不眠之夜,因為11年來持續時間最長、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將發生在6月16日凌晨2時23分,4點前后,月亮還會“臉紅”。中國科學院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說,對于四川來說,天氣將是觀測的關鍵因素。
橙紅色的“火星”7月27日迎來十五年一遇的“大沖”,而28日晨精彩的月全食也將現身天宇。“紅火星”完美邂逅“紅月亮”,屆時,如果天氣晴好,我國公眾憑借肉眼就可欣賞到這幕“紅紅相印”的罕見畫面。 從地球上觀測,當火星和太陽分別處于地球兩側時,天文學上稱為“火星沖日”。如果沖日時的火星恰好位
這是3月19日在吉林省吉林市拍攝的圓月。當日,月球到達19年來距離地球最近位置,它與地球的距離僅有35萬多公里,又恰逢月圓時,因此從地球上看去,當晚的圓月要比平時大出10%左右。 2011年3月18日,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沙丘鶴飛過升起的月亮。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布消息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