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偶聯法: ①取2.5ml底物緩沖液,0.05ml NADH溶液,0.01ml GDH/TPL/LDH混合酶液,0.2ml血清或血漿,放入比色杯中。 ②混合,37℃溫育5min。 ③在340nm波長讀取吸光度A1。 ④37℃再準確溫育20min后(第2步的5min不算在內),在340nm波長下讀取吸光度A2。 ⑤若△A(A1-A2)>0.50,用等滲鹽水對標本進行5~10倍稀釋后重測。 附注: ①本反應體系中加入LDH以除去內源性丙酮酸的干擾。本法的線性范圍至少可達180U/L。 ②標本勿溶血,血清置室溫可保存48h,4℃可保存3~4周,酶活性無顯著變化。 ③FDP在4~5mmol/L之間測ALD活性最高,更高的底物濃度可出現抑制現象。......閱讀全文
酶偶聯法: ①取2.5ml底物緩沖液,0.05ml NADH溶液,0.01ml GDH/TPL/LDH混合酶液,0.2ml血清或血漿,放入比色杯中。 ②混合,37℃溫育5min。 ③在340nm波長讀取吸光度A1。 ④37℃再準確溫育20min后(第2步的5min不算在內),在340nm
裂解酶的一種,狹義的指催化裂解1.6-二磷酸—D-果糖生成3-磷酸-D-甘油醛與α-二羥丙酮磷酸反應的酶,即指1.6-二磷酸-D-果糖醛縮酶(Ec 4.1.2.13)。(廣義的指催化同形式反應的酶,例如亦有將鼠李糖磷酸醛縮酶等統稱為醛縮酶的)。臨床上主要用于診斷肝臟與肌肉的疾病。
血清醛縮酶(ALD)介紹: 裂解酶的一種,狹義的指催化裂解1.6-二磷酸—D-果糖生成3-磷酸-D-甘油醛與α-二羥丙酮磷酸反應的酶,即指1.6-二磷酸-D-果糖醛縮酶(Ec 4.1.2.13)。(廣義的指催化同形式反應的酶,例如亦有將鼠李糖磷酸醛縮酶等統稱為醛縮酶的)。臨床上主要用于診斷肝臟與肌
1、比色法: ①0.1mol/L三甲基吡啶緩沖液(pH7.4):稱2,4,6-三甲基吡啶1.21g或吸取1.32ml,溶于蒸餾水50ml中,用1mol/L HCl調pH至7.4(約3~4ml),并稀釋至100ml。因三甲基吡啶易揮發,應經常校pH。 ②0.56mol/L硫酸肼溶液(pH7.4
注意事項 1、抽血前避免劇烈運動。 2、使用可的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時,可促使血清醛縮酶活性顯著升高。 檢查過程 1、比色法: ①0.1mol/L三甲基吡啶緩沖液(pH7.4):稱2,4,6-三甲基吡啶1.21g或吸取1.32ml,溶于蒸餾水50ml中,用1mol/L HCl調pH
1、比色法成人為5~27U/L,新生兒為成人的4倍,兒童約為成人的2倍。 2、酶偶聯法男2.61~5.71U/L。女1.98~5.54U/L。
血清ALD測定主要用于診斷肌肉和肝臟疾病。 1、肌肉疾病肌營養不良癥、多發性肌炎等患者血清ALD活性升高。在肌營養不良癥中,以假肥大型、肢帶型和遠端型的酶活性最高,肩肱型和眼肌型僅輕度升高或正常。通常,ALD活性隨年齡增加而遞減,在活動期和肌肉萎縮之前酶活力增高最顯著,故其測定有助于本病的診斷
1、抽血前避免劇烈運動。 2、使用可的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時,可促使血清醛縮酶活性顯著升高。
血清醛縮酶同工酶介紹:???????? 醛縮酶(Aldolase,ALD或ALS)通常是指糖酵解途徑中的1,6-二磷酸果糖醛縮酶。血清ALD增高主要用于診斷肌肉和肝臟疾病,也可能是體內某些組織或器官發生病變所致。各組織中的醛縮酶同工酶各有特點,故測定血清醛縮酶同工酶可提高組織的特異性,能較準確地判斷
使用目的:本試劑盒用于測定人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醛縮酶(ALD)含量。 試驗原理: ALD試劑盒是固相夾心法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已知ALD濃度的標準品、未知濃度的樣品加入微孔酶標板內進行檢測。先將ALD和生物素標記的抗體同時溫育。洗滌后,加入親和素標記過的HRP。再經過溫育和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