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液銅介紹: 成人體內銅總量為100mg左右,主要分布于肝、腎、腦組織中。腦脊液銅正常值: 2.8-6.5μmol/L (18-41μg/dl)。腦脊液銅臨床意義: 升高:肝豆狀核變性。腦脊液銅注意事項: (1)送檢標本避免污染。 (2)使用三碘酪胺、雌激素、口服避孕藥等可使血銅測定結果偏高。飲用大量牛奶、口服鋅制劑可使血銅測定結果偏低。 (3)銅/鋅比值,正常為0.9-1.27∶1,升高見于氣管癌、皮膚病、胰腺痛、缺鐵性貧血、高血壓等。腦脊液銅檢查過程:暫無相關信息相關疾病 暫無相關信息相關癥狀 暫無相關信息......閱讀全文
腦脊液銅介紹: 成人體內銅總量為100mg左右,主要分布于肝、腎、腦組織中。腦脊液銅正常值: 2.8-6.5μmol/L (18-41μg/dl)。腦脊液銅臨床意義: 升高:肝豆狀核變性。腦脊液銅注意事項: (1)送檢標本避免污染。 (2)使用三碘酪胺、雌激素、口服避孕藥等可使血銅測定結果
腦脊液的化學檢查介紹: 腦脊液的化學檢查主要檢查蛋白質,氯化物,葡萄糖,酸堿度,為診斷疾病提供依據。腦脊液的化學檢查正常值: 1蛋白定量 腰椎穿刺:0.15-0.45g/L; 腦室穿刺:0.05-0.15g/L;腦池穿刺:0.10-0.25g/L。 2蛋白電泳 前白蛋白:0.03-0.07;
腦脊液β-內啡肽介紹: β-EP為β-促脂激素C末端31肽(即第61-91位氨基酸),其止痛效力比嗎啡強幾十倍。主要分布于下丘腦和垂體。腦脊液β-內啡肽正常值: 46.19±1.41pg/ml。腦脊液β-內啡肽臨床意義: 急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腦栓塞、缺血性中風、單側大腦中動脈閉塞性腦栓塞發病
腦脊液鉛介紹: 成人體內鉛負荷量平均為121mg。消化道從食品和水中攝取鉛,其中約10%可被吸收。由呼吸道吸入的鉛約40%被吸收。吸收的鉛經血液分布于犯罪分子組織,如肝、脾、腎、腦等,之后鉛又在體內重新分布,90%貯存于骨骼中。腦脊液鉛正常值: 0.48μmol/L (10μg/dl)。腦脊液鉛
腦脊液鎂介紹: 鎂是細胞內液中含量占第2位的陽離子。成人體內含鎂20-30g,上其中約2/3分布在骨組織,剩余分布于肌肉及其他軟組織中。血漿鎂含量甚少,而橫紋肌、心、肝、腎、腦等組織內含鎂量為血漿的6-10倍。血漿游離鎂約占2/3,另1/3與蛋白結合稱之結合鎂。而細胞內鎂僅1/3呈游離狀態,不易逸
腦脊液鉀介紹: 人體鉀主要分布細胞內,鉀是維持細胞新陳代謝,調節體液滲透壓,維持酸堿平衡和保持細胞應激功能的重要電介質之一。CSF含有很多微量元素,鉀就是其中之一。腦脊液鉀正常值: 2.5-3.2mmol/L。腦脊液鉀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升高:見于新生兒產傷時、腦膜炎、癲癇、新生兒出血,
腦脊液顏色介紹: 正常的腦脊液為水樣無色透明,異常情況下可出現顏色和透明度的改變。腦脊液顏色正常值: 無色。腦脊液顏色臨床意義: (1)紅色: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腫(若腦脊液先紅色后又轉為無色清晰,為穿刺損傷性出血)。 (2)黃色:腦腫瘤、腦膿腫(未破潰)、椎管內腫瘤(脊髓)瘤、
腦脊液心鈉素介紹: ANP不僅分布在心臟、垂體、肺、腎上腺等一些外周組織和器官,亦廣泛分布在中樞神經系統和一些外周神經節細胞內。中樞神經系統內的心鈉素是自身合成的,并非來自血液。腦中心鈉素以三種形式存在即α、β和γ,其中主要為小分子的α-ANP。生理功能與外周的相似,具有利鈉利尿、抑制抗利尿激素和
腦脊液膽紅素介紹: 腦脊液的一種檢查方法。腦脊液膽紅素正常值: 陰性。腦脊液膽紅素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陽性:高膽紅素血癥,溶血性貧血等。 需要檢查人群: 貧血患者,消瘦體癥患者。腦脊液膽紅素注意事項: 檢查時要求: 放松心情,配合醫生進行穿刺。 檢查前準備: 告知醫生服藥史。
腦脊液鐵介紹: 人體內總鐵的65%存在于血紅蛋白中,3%存在于肌紅蛋白中,作為酶的輔基存在于某些氧化還原和電子傳遞酶系中的鐵不足鐵的1%。約25%的鐵以鐵蛋白或鐵血黃素等形式貯存。余者在血漿和其他組織中。腦脊液鐵正常值: 5.7μmol/L (32μg/dl)。腦脊液鐵臨床意義: 升高:震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