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介紹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介紹: IgE是一種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分子量為196,000,由兩條輕鏈和兩條重鏈組成。它是由鼻咽、扁桃體、支氣管、胃腸粘膜等處固有層的漿細胞產生,是引起I型變態反應的主要抗體,最明顯的基本生物學特性是親同種細胞性,人的IgE只能使人及猴的細胞致敏,而不能使其他動物過敏。IgE是免疫球蛋白中對熱最不穩定者,在5種免疫球蛋白中,IgE半衰期最短,并且具有最高的分解率和最低的合成率,因此血清中含量最低。正常人血清中IgE值約為0.1-0.9mg/ L,通常男性略高于女性。過敏體質或超敏患者,血清中IgE明顯高于正常人,外源性哮喘患者較正常人高數倍。故IgE在血清中含量過高,常提示遺傳過敏體質,或I型變態反應的存在。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正常值: 參考值:0.1-0.9mg/L (0.01-0.09mg/dl)。 (注:具體參考值請根據各實驗室而定。)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臨床意義: (1)升......閱讀全文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維生素E介紹
維生素E介紹: 維生素E(vitamin E)是生育酚(tocopherol,T)與三烯生育酚(Tocotrienol,T-3)的總稱,是脂溶性維生素。為細胞膜上的重要組成成分。亦是細胞膜上的主要抗氧化劑。維生素E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食品中,動物性食品以da型為主,植物油的維生素E含量較多,與亞油酸等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雌酮(E1)介紹
雌酮(E1)介紹: 雌酮在女性主要有卵巢顆粒細胞合成,少量來自雄烯二酮轉化后生成。男性雌酮主要來自雄烯二酮,少量直接由睪丸分泌而來。檢測雌酮對了解卵巢的內分泌功能,判斷育齡婦女有無排卵功能有重要價值。正常育齡婦女在整個月經周期血漿雌酮與雌二醇濃度呈平行變化。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漿雌二醇下降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無機磷介紹
血清無機磷介紹: 人體內含磷17mol(530g),其中87%存在骨骼中,其余在軟組織中、細胞內。體內許多重要的物質如某些蛋白質、脂類化合物、核酸、輔酶等都含有磷。在酸堿平衡中,磷酸鹽亦具有重要的作用。 磷元素符號:P;其原子量:30.97。磷酸鹽形式:H2PO4-、HPO42-;其分子量:分別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鈷(Co)介紹
血清鈷(Co)介紹: 成人體內含鈷量1.1-1.5mg、鈷體內主要分布于肝、骨骼、肌肉、胃腸道、腎等組織,但最終蓄積于骨骼。主要排泄途徑為尿液,其次為糞便。鈷是維生素B12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通過維生素B12參與核糖核酸及造血有關物質的代謝,作用于造血過程,對造血及紅細胞生長過程均有重要作用。血清鈷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總補體介紹
血清總補體介紹: 總補體活性是根據補體能使免抗羊紅細胞抗體(溶血素)致敏的羊紅細胞發生溶血,其溶血程度與總補體活性有關,但非直線關系。總補體活性測定主要反映補體(C1-C9)經傳統途徑活化后的活性。血清總補體活性的變化,對某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血清總補體正常值: 本法測得的健康人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鉛(Pb)介紹
血清鉛(Pb)介紹: 成人體內鉛(Pb)負荷量平均為121毫克。消化道對從食品和水中攝取的鉛,其中約10%可被吸收。 血鉛含量易受環境污染,以及尿量、腎功能的影響。因而波動比較大。血清鉛(Pb)正常值: 成人: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膽固醇介紹
血清膽固醇介紹: 人體內膽固醇來源有兩種途徑,即體內合成和從食物中吸收,主要是體內合成。肝臟是體內合成、貯存和供給膽固醇的主要器官。膽固醇在血清中分為兩部分,即與脂肪酸結合的膽固醇酯(ChE)和游離的膽固醇(Ch),其中與脂肪酸結合的約占總膽固醇的2/3。膽固醇是脂類化合物的一種,有多種重要的生理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游離甘油介紹
血清游離甘油介紹:??????? 血中脂肪酸的45%與甘油以酯化形成存在。血清游離甘油正常值: 3-10歲:65-228μmol/L(0.6-2.1mg/dl); >11歲: 33-185μmol/L(0.3-1.7mg/dl)。血清游離甘油臨床意義:??????? 升高:甲狀腺功能亢進、慢性腎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肌酸激酶介紹
血清肌酸激酶介紹: 肌酸激酶(CK)又稱肌酸磷酸激酶,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應。在pH中性條件下,以ATP生成為主,以保證組織細胞的供能。正向反應利于線粒體內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以磷酸肌酸的形式進入細胞液,滿足細胞生理活動之需要。CK廣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腦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脂蛋白α介紹
血清脂蛋白-α介紹:??????? 脂蛋白α主要功能是阻止血管內血塊溶解,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脂蛋白α水平持續升高與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溢血有密切關系。血清脂蛋白-α正常值:??????? 免疫透射比濁法:0-1g/L。血清脂蛋白-α臨床意義: (1) 降低:見于嚴重肝病。 (2) 升高:見于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肌酐介紹
血清肌酐介紹:???????? 尿肌酐可以代表腎小球濾過率,由于肌酐清除較尿素快,故血液肌酐含量增高多在尿素增高之后。同時測定血尿素和肌酐有它獨特的臨床意義。腎臟輕度受損時,血清尿素增高比肌肝顯著,而重度受損則相反。當嚴重的腎小管損害時,其比值可減至20∶1。所以,血清肌酐測定對晚期腎臟病診斷和療效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酪氨酸介紹
血清酪氨酸介紹: 組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氨基酸及其代謝產物測定,對先天性或后天性代謝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酪氨酸在體內可由苯丙酸形成,其氧化成延胡索酸和乙酰乙酸。血清酪氨酸正常值: 熒光測定法:33-83μmol/L。血清酪氨酸臨床意義: 酪氨酸在體內可由苯丙酸形成,其氧化成延胡索酸和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鋅(Zn)介紹
血清鋅(Zn)介紹: 鋅是人體主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參與許多輔酶的構成,在生長、智力發育和維持機體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血清鋅含量存在正常人的生理變化: ① 性差:女性比男性低; ② 年齡:小兒較低,但變動幅度大; ③ 日差:午前8時最高,午后3-9時最低; ④ 飲食:進食后3h減少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硒(Se)介紹
血清硒(Se)介紹: 硒在體內主要是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對維持心、腦、肝、肌肉及免疫的生理功能。血清硒(Se)正常值: 1.34-2.47微摩(103-190微克/分升)。血清硒(Se)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地方性硒中毒、急性硒中毒。后者由于無機硒化物大量吸入,可致化學性肺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鎘(Cd)介紹
血清鎘(Cd)介紹: 正常成人鎘負荷量30-45毫克,從出生后不斷蓄積,使體內鎘濃度隨年齡增長而遞增。血清鎘(Cd)正常值: 8.9-44.5μmol/L (0.1-0.5μg/dl); 中毒量:0.89-26.7μmol/L (10-300μg/dl)。血清鎘(Cd)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錳(Mn)介紹
血清錳(Mn)介紹: 人體內含錳12-18毫克。錳主要在腸道吸收,由于食物中錳的溶解性較低,吸收率也低。血清錳(Mn)正常值: 73-255μmol/L (0.4-1.4μg/dl)。血清錳(Mn)臨床意義: 減低:見于各種貧血、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肉芽腫等。 增高:見于慢性錳中毒、骨髓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腦脊液免疫球蛋白介紹
腦脊液免疫球蛋白介紹: 腦脊液免疫球蛋白的主要來源:①局部合成,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時激活免疫細胞產生。②血腦屏障的改變,通過腦毛細管通透性增加,使血中的免疫球蛋白進入腦脊液中。由于測定方法的差異,正常腦脊液中免疫球蛋白稍有差異,一般情況下能夠測定到的是IgG、IgA和IgM,其余二種含量甚微。目前對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溶菌酶(LYSO)
血清溶菌酶(LYSO)介紹: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人在病情緩解、血象改善的同時,血清溶菌酶有回升的傾向,血清溶菌酶測定對白血病療效觀察是一項較好指標,常結合尿溶菌酶測定。血清溶菌酶(LYSO)正常值: 0-20mg/L (0-20μg/ml)。血清溶菌酶(LYSO)臨床意義: (1) 升高:急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比黏度
血清比黏度介紹: 黏度是血液的重要力學性質,也是血液流變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黏度愈高,流變性愈小,反之愈大。血液黏度測定的方法較多,臨床常有血清比黏度測定。血清比黏度正常值: 血液黏度計測定法: 男:1.62-1.70mPa·s;女:1.63-1.71mPa·s。血清比黏度臨床意義: (1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鉻(Cr)
血清鉻(Cr)介紹: 成人體內鉻總量約6毫克。鉻是以三價狀態小分子量有機復合物的形式由腸道吸收。測定血清中鉻含量有助于診斷鉻中毒等疾病,臨床上常結合尿鉻含量測定。血清鉻(Cr)正常值: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癌胚抗原
血清癌胚抗原介紹: 癌胚抗原是一種具有人胚胎抗原決定簇的酸性糖蛋白,胚胎期主要在胃腸道、肝臟和胰腺等器官,出生后含量很低,是一種廣譜的腫瘤標記物。其血清濃度與多種腫瘤,特別是消化道腫瘤相關,檢出陽性率依次為結腸癌、直腸癌、胃癌、胰腺癌、膽管癌等,肺、乳腺及泌尿生殖系統的惡性腫瘤也升高。測定癌胚抗原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總脂
血清總脂介紹: 血清總脂是血清各種脂質組分的總稱。總脂測定有稱量法、比色法和比濁法等多種方法。稱量法準確,不僅適用于血清總脂質測定,也適用于組織勻漿、食物和糞便等總脂測定,但該法較費時。比濁法簡單,但準確性差。比色法簡便,較準確,適合臨床一般要求。血清總脂測定雖不屬常規檢測,但對于靜脈高營養治療等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汞(Hg)
血清汞(Hg)介紹: 汞為銀白色的液態金屬,常溫中即有蒸發。汞是電池、采礦等行業常用的重金屬之一,汞及其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皮膚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徑侵入人體。汞的毒性是積累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表現出來。 尿汞和血尿測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體內汞的吸收量,但常與汞中毒的臨床癥狀和嚴重程度無平行關系。尿汞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鐵(Fe)
血清鐵(Fe)介紹: 鐵是人體的必需元素,具有生理活性的鐵除以血漿的轉鐵蛋白形式存在外,主要以血紅素的形式存在,因此,缺鐵會引起貧血。測定血清鐵可診斷缺鐵性貧血。血清鐵(Fe)正常值: 成年男子:11.0-30.0/μmol/L(61-167μg/dl)。 成年女子:9.0-27.0μmol/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已糖
血清已糖介紹: 糖原也屬于一種多糖,但其僅由葡萄糖構成。此外,人體內還存在少量果糖、乳糖、木糖、已糖等。血清已糖正常值: 6.74±0.07mmol/L(121.5±1.3mg/dl)。血清已糖臨床意義: 升高:肝硬化、慢性肝炎。血清已糖注意事項: (1) 已糖激酶方法的特異性比葡萄糖氧化酶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乙酰乙酸
血清乙酰乙酸介紹: 乙酰乙酸是脂肪不完全氧化而生成酮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饑餓,糖尿病等原因,脂肪動員增加,肝中合成酮體量超過肝外組織利用的能力,體內出現酮體堆積,造成酮血癥和酮尿癥,引起血漿pH下降,導致酸中毒。血清乙酰乙酸正常值: <0.3mmol/L(化學法)。血清乙酰乙酸臨床意義: 脂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磷(Pi)
血清磷(Pi)介紹:? 人體每日需要量約1.2克,由飲食攝入的磷,主要在空腸吸收,約80%的磷以磷酸鈣形式貯存在骨骼中。血清磷(Pi)正常值: 成人:0.97-1.62毫摩/升(3.0-5.0毫克/分升); 兒童:1.29-1.94毫摩/升(4.0-6.0毫克/分升)。血清磷(Pi)臨床意義: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乙型肝炎e抗原介紹
乙型肝炎e抗原介紹: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HBV核心抗原的成分,HBeAg是乙肝病毒復制的指標,其陽性提示乙肝病毒復制活躍,病毒載量高。當HBeAg轉為陰性或同時伴有抗-HBe轉陽時,往往伴有病毒載量的下降和肝功能的好轉。但也有一些病人在出現HBeAg轉陰后仍然保持病毒的活躍復制,病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乙型肝炎e抗體介紹
乙型肝炎e抗體介紹: 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HBeAb)是機體內對應HBeAg的抗體,它的出現證明機體對HBeAg有一定的免疫清除能力。乙型肝炎e抗體正常值: Cutoff值計算COV=陰性對照OD值×0.3。 樣品OD值≥COV為陰性,樣品OD值小于COV為陽性。乙型肝炎e抗體臨床意義: 當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淀粉樣蛋白A介紹
血清淀粉樣蛋白A介紹:???????? SAA是一種急性相蛋白并與血漿高密度脂蛋白(HDL)結合。現在,臨床研究把目光集中在炎性疾病急性反應期間的SAA類型。與已被充分證實的急性相蛋白-CRP比較,SAA被用來檢驗其在急性炎性疾病的診斷中是否有任何優點仍有待確定。血清淀粉樣蛋白A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