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LDL)通過載脂蛋白B(Apo-B)與內膜下細胞的B受體結合,將膽固醇從肝細胞運往組織細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值: 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105mg/d); 中老年人約3.1mmol/L(120mg/dl); 大于4.14mmol/L(>160mg/dl)為明顯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高脂蛋白血癥、冠心病、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見于神經性厭食及懷孕婦女。 減低:見于營養不良、慢性貧血、骨髓瘤、急性心肌梗死、創傷和嚴重肝病等。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注意事項: 在抽血前的最后一餐中,忌食高脂肪食物和飲酒,空腹12小時,抽取前臂靜脈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檢查過程: 暫無相關信息相關疾病 老年人高脂血癥,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癥,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閱讀全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LDL)通過載脂蛋白B(Apo-B)與內膜下細胞的B受體結合,將膽固醇從肝細胞運往組織細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值: 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105mg/d); 中老年人約3.1mmol/L(120mg/dl);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濃度與冠心病的發病率有明顯正相關,LDL-C成為評價個體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的一個重要指標。現在有許多LDL-C的測定方法,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參考方法是“β-定量法”,包括離心法。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 見表1。 ?低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介紹:???????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主要由肝臟合成,其重要的功能是運輸內源合成的三酰甘油。其降解受飲食、腸肝組織、毛細血管內壁腎上腺素等因素的影響。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值: 電泳法:0.08-0.41mmol/L。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LDL-C是血脂異常預防的首要靶標。LDL-C多用于判斷是否存在患CHD的危險性。LDL-C升高:見于遺傳性高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腎病綜合征、梗阻性黃疸、慢性腎功能衰竭、Cushing綜合征等。LDL-C>降低:可見于無β-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惡性腫瘤等。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介紹: 低密度脂蛋白(LDL)通過載脂蛋白B(Apo-B)與內膜下細胞的B受體結合,將膽固醇從肝細胞運往組織細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正常值: 青年人平均約2.7mmol/L(105mg/d); 中老年人約3.1mmol/L(120mg/dl);
LDL-C是血脂異常預防的首要靶標。LDL-C多用于判斷是否存在患CHD的危險性。LDL-C升高:見于遺傳性高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腎病綜合征、梗阻性黃疸、慢性腎功能衰竭、Cushing綜合征等。LDL-C>降低:可見于無β-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惡性腫瘤等。
LDL-C是血脂異常預防的首要靶標。 LDL-C多用于判斷是否存在患CHD的危險性。 LDL-C升高: 見于遺傳性高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腎病綜合征、梗阻性黃疸、慢性腎功能衰竭、Cushing綜合征等。 LDL-C>降低: 可見于無β-脂蛋白血癥、甲狀腺功能亢進、消化吸收不良、肝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介紹: HDL主要在肝臟中合成,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轉運磷脂和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護因子。能促進外周組織中膽固醇的消除,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 高密度脂蛋白分子所攜的膽固醇,是逆向轉運的內源性膽固醇酯,將其運入肝臟,再清除出血液。高密度
高密脂蛋白3-膽固醇介紹:???????? 血清中HDL3-C含量較穩定,而HDL2-C在各種病態中變化較大。本檢查可作為冠心病危險因素的判別指標。高密脂蛋白3-膽固醇正常值: 沉淀法(聚乙二醇、硫酸葡萄糖-Mg2+): 男:0.42-1.08mmol/L 女:0.44-1.06mmol/L高
【參考范圍】直接法:0.21~0.78mmol/L.【影響因素】1.與測定TCH的標本抽取及保存條件相同。2.溶血標本在血紅蛋白>5g/L時,對反應有干擾。3.嚴重黃疸標本在膽紅素>171μmol/L時,對反應有干擾。4.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2.8mmol/L時,對反應有干擾。【臨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