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黃體酮、雌激素類避孕藥、抗凝類藥物,可使這兩者結果升高。因此,檢驗前必須禁用這些藥物。 樣品采用0.109mol/L枸櫞酸鈉抗凝,而不用肝素抗凝。 樣品不可反復凍融。......閱讀全文
應用黃體酮、雌激素類避孕藥、抗凝類藥物,可使這兩者結果升高。因此,檢驗前必須禁用這些藥物。 樣品采用0.109mol/L枸櫞酸鈉抗凝,而不用肝素抗凝。 樣品不可反復凍融。
正常: 抗凝血酶Ⅲ活性:0.90~1.20(發光底物法) 抗凝血酶Ⅲ抗原:250~330mg/L(免疫比濁法) 異常: 降低見于: 先天性和獲得性抗凝血酶缺乏癥,如肝臟疾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外科手術后,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管疾病,腎小球疾病,靜脈血栓形成等。 升高見于: 血友
抗凝血酶Ⅲ活性和抗凝血酶Ⅲ抗原介紹: 人體內與凝血系統功能相拮抗的是抗凝血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兩者保持動態平衡,從而維持血液在血管內的正常流動。抗凝血酶Ⅲ是抗凝系統中最重要的成分,它由肝臟合成,為一種多功能的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凝血酶生成,具有強大的抗凝活性,占血漿抗凝酶活性的70%。抗凝血
抗凝血酶Ⅲ活性和抗凝血酶Ⅲ抗原介紹: 人體內與凝血系統功能相拮抗的是抗凝血系統,在正常情況下,兩者保持動態平衡,從而維持血液在血管內的正常流動。抗凝血酶Ⅲ是抗凝系統中最重要的成分,它由肝臟合成,為一種多功能的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凝血酶生成,具有強大的抗凝活性,占血漿抗凝酶活性的70%。抗凝血
原理:發色底物法:受檢血漿中加入過量凝血酶,使AT-Ⅲ與凝血酶形成1:1復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發色底物S-2238,釋出顯色基因對硝基苯胺(PNA),顯色的深淺與剩余凝血酶呈正相關,而與AT-Ⅲ呈負相關。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出AT:A的含量。 血漿抗凝血酶Ⅲ抗原(AT:Ag)檢測 1.原理:
將凝血酶按比例加入血漿中,使其與血漿中的抗凝血酶結合成復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發色底物,釋出顯色基團對硝基苯胺。顯色的深淺與剩余凝血酶呈正相關,而與抗凝血酶復合物呈負相關。 根據受檢者吸光度(A值)從標準曲線中計算出AT:A的含量,即“血漿抗凝血酶活性”這一指標。
原理:發色底物法:受檢血漿中加入過量凝血酶,使AT-Ⅲ與凝血酶形成1:1復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發色底物S-2238,釋出顯色基因對硝基苯胺(PNA),顯色的深淺與剩余凝血酶呈正相關,而與AT-Ⅲ呈負相關。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出AT:A的含量。
原理:發色底物法:受檢血漿中加入過量凝血酶,使AT-Ⅲ與凝血酶形成1:1復合物,剩余的凝血酶作用于發色底物S-2238,釋出顯色基因對硝基苯胺(PNA),顯色的深淺與剩余凝血酶呈正相關,而與AT-Ⅲ呈負相關。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出AT:A的含量。
?一、簡介:??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曾稱為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輔因子Ⅰ,AT主要由肝臟合成,是血漿中重要的生理性抗凝因子,可以中和凝血途徑中的絲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凝血因子Ⅸa、Ⅹa、Ⅺa、Ⅻa等。AT是凝血酶的主要抑制物,能中和血漿中2/3的凝血酶。?? ?在臨床上
什么是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 Ⅲ)?AT Ⅲ是凝血酶及因子Ⅻα、Ⅺα、Ⅸα、Ⅹα等含絲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劑。AT Ⅲ是多個抗凝血酶中最主要的一個,它可以通過抑制凝血酶的形成而調節血液的凝固,是血液凝固過程中的重要的反饋系統,它的缺乏會造成血栓性疾病,但如果增高也可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