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奧生物(CapitalBio)公司明年將在成都建立臨床診斷實驗室,以鞏固它在國內臨床和消費者遺傳檢測市場上的地位。 博奧生物國際市場推廣和業務開發的副總裁Keith Mitchelson表示,該公司將于明年在成都建立一個新的園區,面積約為30,000平方米,包括臨床和消費者遺傳檢測的實驗室、制造工廠以及生物醫藥研發中心。 Mitchelson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大約有750名員工,大部分在北京。博奧生物在成都也有一個1,500平方米的醫學實驗室,提供600多種不同的分析。 博奧生物成立于2000年,最初作為一家芯片供應商,但近年來它所提供的技術也在不斷擴展。目前該公司每月開展10,000多種檢測,從免疫分析到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檢測,在今年早期,它曾表示,公司2011年的實驗室收入超過1000萬元。 相比之下,新實驗室將有著三倍的容量,且提供的分析檢測范圍也會擴大,其重點在于分子診斷應用。......閱讀全文
2015年被業內稱為基因測序臨床應用的元年。 4月8日,浙江迪安診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迪安診斷”)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杭州迪安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取得了第一批“腫瘤診斷與治療項目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臨床應用試點”資格。 “公司將積極研究腫瘤篩查與靶向藥物伴隨診斷技術等,為腫瘤病人設計
博奧生物集團外景圖 流傳千年的中醫典籍,世界領先的生物芯片,與百姓息息相關的健康,炙手可熱的云端大數據平臺,這四個非常重要且彼此看似有些距離的領域是否能有交叉? 有,這個點就是基因。多重注意力疊加的背后,是現代生物科技的爆發。 12月26日,中關村促進健康服務業論壇在京舉行,博奧頤和健康科
俞菁(化名)是一名手語翻譯,她的媽媽因為小時候一次注射慶大霉素致聾,但她自己的聽力得以保持健全。俞菁有一位好姐妹,情況卻正好相反,她媽媽聽力正常,而她自己在小時候在一次藥物注射后變成了聽障患者。 去年,她們都參加了北京市的一個高危人群致聾基因篩查,結果兩個人都是致聾基因的攜帶者,只是因為俞
9月14日,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協會、廣東省生物產業協會、廣東省微生物學會、廣東省藥學會、深圳市生物醫藥促進會、深圳市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協會和振威展覽股份主辦,基因產學研資聯盟、博奧晶典、山東泰通協辦的2018廣州國際生物技術博覽會在廣交會館舉行,展會將持續到9月16日。
基因測序服務市場增速快,預計2016年超過測序儀器市場。據Markets&Markets預測,2014-2020年上游市場中測序儀的復合增長率是15.4%。中游測序服務市場重資產、技術附加值低,將是產業鏈中增速最快的,據BCC Research預測2011-2016年復合增長率為29%。
中國精準醫療正迅速迎來一次大規模“跳漲”。 7月29日,央視大篇幅報道了“精準醫療”這一時下熱門話題,并透露:中國正在籌建自己的人群全基因組數據庫和樣本庫,為精準醫療奠定基礎——這一消息被認為是行業政策進一步開閘的明確信號。 7月31日,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下達關于印發《藥物代謝酶和藥物作用
美國FDA宣布23andMe獲得首個直接面向消費者(DTC)的癌癥風險基因檢測授權。這項檢測的意義是什么,中國市場如何?基因慧就此專訪了7位相關企業創始人,并分析相關市場趨勢,供參考,歡迎留言討論。 劃重點 1. 此產品針對3個癌種的BRCA基因的3個突變 2. FDA對DTC基因檢測政策
1.5微升的樣品反應試劑,緩緩滴流入碟式芯片反應池中,是否感染細菌、感染什么細菌很快就能揭曉。日前,一項操作簡便的快速檢測技術在科博會上亮相。 在一個有著24個槽口的碟式芯片反應池內,滴流入1.5微升的樣品反應試劑,是否感染細菌、感染什么細菌很快就能揭曉。與傳統的常規檢測方法相比,該
基因檢測行業研究報告:推廣策略影響基因公司未來發展 中國基因產業發展迅速,幾乎進入了世界頂尖水平的陣營。尤其在近三年,基因測序從科研走向臨床,產業鏈逐步完整,不僅壯大了公司實力,更為普通消費者帶來多種選擇。華大基因旗下的華大科技和華大醫學也將登陸資本市場。 進入2014年,隨
導讀 一直低調、隱秘但實力雄厚的貝瑞和康半路殺出,或許捷足先登資本市場,2016-2017年將成為基因測序的資本收獲期。 在基因龍頭華大基因還未確定上市時間當下,半路殺出了程咬金,一直低調但實力雄厚的貝瑞和康或許捷足先登資本市場。 8月29日晚間,停牌兩個半月的天興儀表(22.120, 0
日前,基因檢測上市公司中山大學達安基因(21.200, 0.16, 0.76%)股份有限公司(002030.SZ)與旗下生態圈成員廣州合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諧醫療”)聯合發布健康管理品牌合康譜,并牽手上市公司冠昊生物(26.310, -0.39, -1.46%)旗下的北昊干細胞與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