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靈敏度高 可探測<1 nCi, 10-14~10-13 g ;化學分析只能達到10-9 g。 2、測量簡便、易分辨 不受非放雜質干擾,活體研究,體外測量。 3、提供原子、分子水平的研究手段 微觀作用機理、動態變化過程。 4、合乎生理條件 不擾亂體內生理過程的平衡狀態 。 5、能定位 核顯像技術,組織器官、細胞、亞細胞水平定量定位。......閱讀全文
1、靈敏度高 可探測
放射性示蹤法(radioactive tracer method)是將可探測的放射性核素添入化學、生物或物理系統中,標記研究材料,以便追蹤發生的過程、運行狀況或研究物質結構等的科學手段。這種放射性示蹤物稱為示蹤原子或標記原子。詞條介紹了方法的原理、特點、示蹤劑的特性、以及放射性示蹤法在化學、生物
放射性一種帶有特殊標記的物質,當它加入到被研究對象中后,人們可根據其運動和變化來洞悉原來不易或不能辨認的被研究對象的運動和變化規律。 示蹤的應用,隱含著兩個假定:一是放射性核素和它的穩定同位素化學性質相同;二是研究對象的化學特性不受放射性衰變的影響。第一個假定僅當同位素的質量效應很重要時才是不
1、分子結構的研究: 同位素交換反應 2、化學反應機理研究 (1)化學鍵的形成方式 (2)反應中發生的分子重排、異構、裂解、水解過程 (3)催化反應中吸附催化機理、吸附分子壽命 3、同位素稀釋法 原理:放射示蹤劑與待測物混合→分離→測量 實例:P&G公司測定洗衣粉中主要成分的殘留
化學性質完全相同,但同位素化學性質相同,可正確反映研究對象在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中的性質和行為,而且核素的放射特性不改變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放射性示蹤劑的選擇 1、放射性半衰期 2、輻射類型和能量 β探測效率高,易于防護; 32P; 14C, 3H γ穿透性好, 100-600 k
根據實驗目的和周期,選擇半衰期、輻射類型、能量、比活度、純度和低毒性的合適核素作示蹤原子,常用的有:14C,3H,35S,32P,125I,75Se,57Co等。以它們制備許多放射性標記化合物,其中14C標記化合物約有600種,3H標記化合物300余種,125I和131I標記化合物100多種。
放射性示蹤物(英文名稱radioactive tracer),又稱放射性示蹤劑或指示劑。是一種化合物,該化合物的一個或者多個原子被放射性同位素所替代。從而,通過放射反應,該化合物可被探測識別。
放射性示蹤物 radioactive tracers又稱放射性示蹤劑或指示劑。添入化學、生物或物理系統中可探測的放射性物質。它用于標記供研究的材料,以便追蹤發生的過程、運行狀況或在系統中的分布。
使用放射性示蹤物有兩個前提條件:(1)同種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與穩定同位素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學性質。(2)核素的放射性不改變其物理和化學性質。
(二)正式實驗階段 1.選擇放射性同位素的劑量 同位素必須能經得起稀釋,使其最后樣品的放射性不能低于本底,一般來說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體內不是完全均勻地被稀釋,可能在某些器官、組織、細胞、某些分子中有選擇性地蓄積,蓄積的部分放射性就會很強,在這種情況下,應以相關部位對示蹤劑的蓄積率來考慮示蹤劑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