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桂斌院士:新能源并非零污染,這些難題有待突破
“發展新能源對于實現碳中和非常關鍵,但也要防范其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生態環境風險。”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桂斌提醒,面對光伏、風能發電等新能源迅猛發展的態勢,要未雨綢繆,開展相關研究,積極防范新能源新技術應用過程中可能帶來的新問題。 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例,2021年,我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約5300萬千瓦,連續9年穩居世界首位,大規模光伏發電已經在全國很多地區鋪開。 但江桂斌調研發現,從全生命周期分析,光伏發電并非零碳排放、零污染,存在很多潛在的生態環境風險。 比如,光伏產品的制造過程,特別是硅冶煉和提純加工過程,會產生大量四氯化硅、氯化氫等廢氣和含氟污水。近年來,我國光伏電池年產能已超過2萬噸,其中僅四氯化硅超過10萬噸。若這些廢棄物等不能得到合理解決,將對空氣、水、土地資源等造成嚴重的污染。 同時,大規模光伏電池板建設改變了地表覆蓋,引起局部太陽能輻射變化和地表能量......閱讀全文
江桂斌院士:新能源并非零污染,這些難題有待突破
“發展新能源對于實現碳中和非常關鍵,但也要防范其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生態環境風險。”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桂斌提醒,面對光伏、風能發電等新能源迅猛發展的態勢,要未雨綢繆,開展相關研究,積極防范新能源新技術應用過程中可能帶來的新問題。 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例,2
江桂斌院士:Environmental & Food Analysis:Problem & Challenges
2014年4月21日下午,第十屆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大會報告在威海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江桂斌院士帶來了題為《Environmental & Food Analysis:Problem & Challeng
江桂斌院士:環境污染與健康
2014年5月28日,“2014大氣顆粒物污染監測與防治技術研討會” 在北京紫玉飯店舉行,本次會議旨在總結大氣顆粒物(包括PM2.5)監測新技術、新方法,交流減少減緩PM2.5 對人類健康影響的防治新技術,通過研討會的平臺促進我國大氣顆粒物監測與防治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保障廣人
江桂斌:加強環境健康基礎研究
近年來,環境污染已經造成了嚴重的人體健康危害。世界銀行和國際衛生組織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世界上70%的疾病和40%的死亡人數與環境因素有關。我國近年來與環境污染密切相關的疾病顯著上升。江桂斌 江桂斌表示,雖然污染導致健康危害已獲得共識,但環境污染物的風險與健康危害機制仍是一個需要長期研究的國際
江桂斌院士:環境污染的毒理和健康效應
2015年5月7日晚,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江桂斌院士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玉泉路校區作為題為“環境污染的毒理和健康效應”為題的講座。本次講座由國科大本科生趙瑞琪主持。江桂斌院士:環境污染的毒理和健康效應 在簡短的開場白中,江桂斌表示自己很愿意與大學生交流,這樣能讓自己變得年輕
江桂斌:控制消減“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和很多科學大家一樣,江桂斌身兼數職。 首先,他是位分析化學與環境化學專家,先后領銜國家973項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安全、演變趨勢與控制原理”等10余項重要課題,長期從事環境分析化學方法、環境污染現狀與過程和生態毒理學研究;其次,他是個科研管理者,在擔任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一職
江桂斌:4類環境污染帶來食品安全問題
4月17-18日,2014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在京舉行。出席會議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江桂斌在發言時指出,由環境污染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為此,他從分子毒理學的角度對目前存在的污染物情況進行了分析說明。 江桂斌表示,按照揮發度情況來看,
增補江桂斌等為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
關于增補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的通知 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根據工作需要,環境保護部研究決定: 增補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北京大學陶澍院士、北京工商大學孫寶國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孟偉院士、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曲久輝院士為國家環境咨
江桂斌等6名中國科學家新當選IUPAC委員
經中國化學會推薦,以下中國科學家當選 IUPAC 相關委員會委員(2010-2011) 柴之芳 Titular Member -----------------Analytical chemistry (Division V) 江桂斌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江桂斌院士:科學驅動和國家重大需求推動光譜事業長青
1979年11月,我國在桂林舉辦第一屆全國分子光譜學術會議,受到吳學周、王大珩、吳征凱等院士及老一輩科學家的熱情關懷,在全國分子光譜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支持和共同參與下,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九屆。近年來,會議中增加了原子光譜、ICP-MS等學術交流內容,成為今日之“全國光譜會議”,今年適逢其創辦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