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2歲,之前身體健康,因疑膠質結節接受了甲狀腺部分切除術。手術期間,偶然發現了一個VI區淋巴結,該結節最大徑為0.5 cm。該結構是因腫瘤細胞的結節性增生所致(圖A)。濾泡表現為中心母細胞以及中心細胞的反向生長模式(圖B)。免疫組化檢查顯示,腫瘤細胞CD20、CD10、bcl-2、bcl-6和CD21陽性(圖C-G),以及CD3、CD5和bcl-1陰性。熒光原位雜交術顯示bcl-2(圖H)和bcl-6 基因完整性破壞,C-myc 基因完整。根據以上信息請大家討論:該患者最終診斷是什么?根據以上信息,患者最終被診斷為濾泡性淋巴瘤、3B級、濾泡型。......閱讀全文
患者女,62歲,之前身體健康,因疑膠質結節接受了甲狀腺部分切除術。手術期間,偶然發現了一個VI區淋巴結,該結節最大徑為0.5 cm。該結構是因腫瘤細胞的結節性增生所致(圖A)。濾泡表現為中心母細胞以及中心細胞的反向生長模式(圖B)。免疫組化檢查顯示,腫瘤細胞CD20、CD10、bcl-2、bcl-6
患者男,82歲,表現為頸部和腋下淋巴結腫大,無其他癥狀。頸部淋巴結活檢顯示淋巴結結構模糊(圖A,蘇木精和伊紅染色;圖B,IgD免疫組化),可見異常淋巴細胞,其特點為胞漿透明,CD3、CD10、BCL6和PD-1為陽性(圖C)。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樣細胞部分累及鼻竇(圖D),免疫組化示CD20、CD79
1 臨床資料患者女, 78 歲,右側耳前皮疹 1 年。患者 1 年 前無明顯誘因右側耳前出現皮疹,初為紅色丘疹,約 黃豆大小,逐漸擴大、融合成斑塊,伴輕度瘙癢。患 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皮膚科情 況:右側耳前可見3 cm × 4 cm 大小紅色斑塊,邊界 較清,表面光滑,無鱗屑、糜爛
患者男,52歲,AIDS、Kaposi肉瘤病史。表現為彌漫性淋巴結腫大、雙側胸腔積液和腹水。胸腔積液細胞學涂片(圖A)顯示存在很多大型不典型淋巴樣細胞,核不規則,胞漿較豐富,核仁明顯。檢查顯示,細胞質λ限制性、OCT-2和BOB.1表達以及Kaposi肉瘤皰疹病毒陽性(圖B-C)。另外,少數淋巴細胞
濾泡樹突狀細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arcoma ,FDCS)起源于樹突網織細胞,好發于淋巴結,如頸部?腋窩等,其他結外臟器或組織也可發生,如口腔?扁桃體?胃腸和肝脾等。FDCS的生物學行為較為惰性,是罕見的低度惡性腫瘤,以下將1例孕期發生結腸FDCS患者的診療經
羅氏集團(Roche Group)成員基因泰克(Genentech)近日宣布,美國FDA已經接受了該公司的補充生物制劑許可申請(sBLA),并賦予了新藥Gazyva (obinutuzumab)優先審評資格。這款新藥將會用于治療以前未治愈的濾泡性淋巴瘤患者,可在化療之后單獨使用。隨著優先審評資格
FDA腫瘤學藥物咨詢委員會以11:0的投票結果,支持Epizyme公司開發的“first-in-class“EZH2抑制劑tazemetostat治療轉移性/局部晚期上皮樣肉瘤患者。幾個小時之后,Epizyme公司宣布,已經向美國FDA遞交tazemetostat的新藥申請(NDA),尋求加速批
Epizyme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美國生物制藥公司,致力于開發創新性的表觀遺傳學藥物來改寫癌癥及其他嚴重疾病的治療。近日,該公司宣布,已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新藥申請(NDA),以加速批準tazemetostat,用于先前已接受過至少2種系統療法、攜帶或不攜帶EZH2激活突變、
一、病例資料患者男,82歲。主訴:發現左側扁桃體腫大4月。現病史:4月前無明顯誘因發現扁桃體腫大,伴左頜下淋巴結腫大,無咽痛、咽堵及發熱等癥狀,外院B超示左側腮腺表面多發淋巴結,予輸液抗炎治療(具體不詳),效果可。1月前因唾液中偶有血性分泌物,就診于我院門診。以扁桃體腫及頸部巴結腫大收入院。發病以來
患者女,67歲,白細胞增多(白細胞,65.5×109/L),循環原始細胞82%,胞體大,核型不規則,可見花瓣樣核(圖A-B)。骨髓活檢顯示散在的中到大型母細胞樣腫瘤細胞,有絲分裂和細胞凋亡頻繁(圖C),PAX5、CD20、MYC、BCL6和細胞周期蛋白D1(圖D)均陽性表達,CD5陰性表達,Ki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