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和平院士:創新低碳發展關鍵技術
謝和平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對此,四川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頗有感觸:“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式,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和重要內容。” 近年來,末端減排的CCS(碳捕獲與封存)技術受到了廣泛關注。 不過,謝和平表示,CCS技術以二氧化碳地下封存的減排為目標,并不能實現真正的循環發展,并且逐漸暴露出來一些問題,讓人們越來越難預料其可能存在的風險。 相比之下,CCU(碳捕獲與利用)技術將二氧化碳作為一種資源進行利用,產生高附加值的產品,是一種既能實現二氧化碳減排,又能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的新思維、新模式。 謝和平說,天然礦物或工業廢料中蘊含著豐富的鎂、鉀、硫、鈦等人類所需的資源,若能通過二氧化碳礦化分離出這些資源,不失......閱讀全文
謝和平院士:創新低碳發展關鍵技術
謝和平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對此,四川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頗有感觸:“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途徑和方
謝克昌院士:高碳能源低碳利用
近日在以低碳能源為主題的第96期工程科技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指出,我國仍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是我國現階段“性價比”最高的減排“藥方”。 目前,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仍以高碳性的化石能源為主,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高達93.6%;而在以電力為代表的二次能源中,
謝和平院士:煤炭科學開采勢在必行
謝和平 “我國是采煤大國,但不是采煤強國。”近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指出,我國現有煤炭科學開采比例不高,煤炭生產模式仍然存在高危、高污、粗放、無序現象,部分生產企業仍以追求速度和效率為主要目的。 國際能源署的研究表明,無論世界各國在政
謝克昌開出減排藥方:高碳能源低碳利用
近日在以低碳能源為主題的第96期工程科技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指出,我國仍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是我國現階段“性價比”最高的減排“藥方”。 目前,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仍以高碳性的化石能源為主,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高達93.6%;而在以電力為代表的二次能源
謝和平院士:科學去產能 助推“煤炭夢”
到2050年,建成煤基多元、開放、協同、綠色開發利用的清潔能源基地。 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和經濟結構調整,煤炭行業去產能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當今社會,升級換代乃至轉型是社會發展的常態。現在我國的鋼鐵、煤炭等產業正在進行的轉型升級、去產能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然,符合世界趨勢。
謝和平院士:我國煤炭提高“科學產能”勢在必行
“煤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維系社會穩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近年來,在市場需求的強勁拉動下,我國煤炭產能不斷擴大,但科學產能亟待提高。”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謝和平院士:學術誠信是大學根本追求
謝和平 “你們可以不驚天動地,但必須要有誠信。你們可以什么都破產,但學術信譽不能破產。”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在作題為《大學的學術誠信與科學精神》專場報告時,寄語四川大學全體師生干部要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建設,讓大學成為陽光下最純潔、最神圣的凈土。 報告中,謝和平列舉
謝和平:教師要永葆對教育事業的忠誠
忠誠,不僅是每個人最崇高的品質,更是師德最根本的核心。對教育事業的忠誠體現了一種信仰,這是對教書育人工作的執著。教師不僅是一份職業選擇、一種謀生手段,更代表著一項崇高的事業、一份理想的追求。 今年的教師節是《國家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實施后的第一個教師節,主題是“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忠誠
謝和平團隊破解海水直接電解制氫難題
深圳大學1日發布消息稱,11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特聘教授謝和平與其指導的深圳大學/四川大學博士團隊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A membrane-based seawater electrolyser for hydrogen generation”的研究成果。 據悉,該研究
廈門“低碳”經濟報告:建低碳城市注重低碳生活
自從經濟特區創建以來,福建省廈門市針對地域小、資源(能源)缺乏等實際情況,始終把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在全國率先樹立“建設低碳城市”的目標,并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六個注重”突出抓好“低碳”經濟,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