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營養健康食品協會規定納豆激酶的每日正常維持量應該不低于2000FU。因此,醫學營養專家建議納豆激酶服用人群的基本用量如下: 1、每日攝取量2000FU,是正常或亞健康人群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用量,多數人在服用7天左右身體出現反應,自覺精力充沛,眼睛干澀癥狀等開始好轉;敏感人群當天即有反應。 2、每日攝取量2000FU-4000FU,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建議用量,15天左右大多身體出現積極反應,比如手腳冰涼、胸悶心慌、肢體麻木、頭暈眼花、失眠等癥狀逐漸緩解,2-3個月左右血壓、血脂指標逐漸向正常值靠攏,待指標正常時可減量至健康維持量。 3、每日攝取量4000FU-6000FU,是心腦血管疾病重病患者建議用量,1月左右自覺癥狀開始減緩,維持3個月減緩明顯,待指標好轉后,可逐漸減量。......閱讀全文
日本營養健康食品協會規定納豆激酶的每日正常維持量應該不低于2000FU。因此,醫學營養專家建議納豆激酶服用人群的基本用量如下:?1、每日攝取量2000FU,是正常或亞健康人群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用量,多數人在服用7天左右身體出現反應,自覺精力充沛,眼睛干澀癥狀等開始好轉;敏感人群當天即有反應。?2、每日
納豆激酶(nattokinase簡稱NK)是一種枯草桿菌蛋白激酶,是在納豆發酵過程中由納豆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l natto)產生的一種絲氨酸蛋白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環,軟化和增加血管彈性等作用。 1980年在納豆中被發現,由275個氨基酸按照固定排列方
1.嚴重腹瀉,嘔吐,消化不良者;2.需要促凝藥物治療的病患。?3.皮膚、內臟器官出血、滲血者。?4.治療中使用大劑量溶栓藥物者。?5.支架術后人群遵醫囑。
孕婦不推薦食用,手術前后2周暫停食用,以免影響傷口愈合。其它與血液凝集相關疾病,須先請教醫生后方可食用。若有大量出血,如血管破裂、意外事故等也應避免食用。如腦溢血患者須在癥狀發作期后3個月才適合食用。納豆激酶屬于功能性食品不能替代藥物。不受胃酸干擾,直達小腸吸收,體內作用時間8-12小時。低熱量,低
納豆激酶的一個顯著功能便是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MimuguF等人用血凝塊溶解分析法涮定了納豆激酶的纖溶活性,將之同Plasmin比較,發現納豆激酶的纖溶活性是Plasmin的4倍;MiLsugu.F。將納豆激酶通過靜脈注射到經化學誘導合成的血栓模型時,發現有明顯的血栓溶解,并且顯示出比纖溶酶和彈性蛋
為了引導廣大消費者進一步科學認知納豆產品,正確引導消費,日前,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發酵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與健康時報社聯合舉辦的“科學認知納豆專家研討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城鄉居民膳食營養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高血脂癥及血栓病發病率近年來迅速升高,
最近不少人問我一些關于納豆的問題,廣播、電視和網絡上的廣告,把納豆的功效說得神乎其神,總結出了十幾項納豆的神奇功效:強效溶解血栓;防止骨質疏松;抗菌、消毒;預防高血壓;抑制高血糖;防止腦細胞老化;降低膽固醇;調整腸道功能;抑制腫瘤作用;改善消化系統;抑制O-157大腸桿菌;提高免疫功能;美容肌膚
之所以“納豆”被國人擁躉,還是因為國人對疾病以及藥物副作用的畏懼,用一個可以當作食物的“納豆”來治病,顯然是將令人緊張的疾病大事化小了。 央視日前曝光了國內商家借日本“納豆”發明人須見洋行的名義,對幾種“納豆”虛假宣傳。報道之前,“納豆”這種“新型抗血栓藥物”的廣告已經在很多藥店
科研專家:全面認識納豆產品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程池指出,有些媒體的報道把納豆和納豆激酶混為一談,里面至少有三個概念不清晰:納豆、納豆保健食品和納豆激酶。他詳細介紹到,目前市場上的納豆類產品大致可分為3種:鮮納豆、納豆膠囊保健品、納豆混合型膠囊保健品。 鮮納豆。超市里常見的裝在精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廉價的療法:用轉基因益生菌發酵而成的納豆來治療鉤蟲感染。動物實驗已表明其安全有效。 鉤蟲是一種嗜血性腸道寄生蟲,可使感染者出現貧血等癥狀,感染鉤蟲的兒童還會營養不良、體智發育遲緩等。世衛組織統計,包括中國在內全球有約7.4億人感染鉤蟲。目前治療人類鉤蟲感染的藥物,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