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培養基,亦稱綜合培養基。是指根據目標培養物所需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精確設計并由已知成分的純化學藥品人工配制而成的,可精確掌握各成分性質和數量的一類培養基。一般用于研究微生物的形態、營養代謝、分類鑒定、菌種選育、遺傳分析等。常用的合成培養基有培養細菌的葡萄糖銨鹽培養基,培養放線菌的高氏1號培養基,培養真菌的查氏培養基等。 合成培養基(synthetic medium),又稱為組合培養基,是通過順序加入準確稱量的高純度化學試劑與蒸餾水配制而成的,其所含的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在內)以及他們的量都是確切可知的。合成培養基一般用于實驗室中進行的營養、代謝、遺傳、鑒定和生物測定等定量要求較高的研究。......閱讀全文
合成培養基,亦稱綜合培養基。是指根據目標培養物所需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精確設計并由已知成分的純化學藥品人工配制而成的,可精確掌握各成分性質和數量的一類培養基。一般用于研究微生物的形態、營養代謝、分類鑒定、菌種選育、遺傳分析等。常用的合成培養基有培養細菌的葡萄糖銨鹽培養基,培養放線菌的高氏1號培
合成培養基是根據天然培養基的成分,用化學物質模擬合成、人工設計、配制的培養基。最早開發的基礎培養基(minimal essential medium, MEM),其本質為含有鹽、氨基酸、維生素和其他必需營養物的pH緩沖的等滲混合物。在此基礎上,DMEM、IMDM 、HAM F12、PRMI164
高氏1號 常用于培養、分離放線菌。 成分:可溶性淀粉20g、KNO3 1g、NaCl 0.5g、K2HPO4·3H2O 0.5g,MgSO4·7H2O 0.5g,FeSO4·7H2O 0.01g,瓊脂15 ~ 20g,蒸餾水1000mL,pH 7.2~7.4。 制法:配制時,先用少量冷水將
合成培養基是根據天然培養基的成分,用化學物質模擬合成、人工設計、配制的培養基。它有一定的配方,是一種理想的培養基。目前合成培養基多達10多余種,有的培養基仍在不斷進行改良。早期組織培養是利用天然培養基,目前合成培養基已經成為一種標準化的商品,從最初的基本培養基發展到無血清培養基、無蛋白培養基,并且還
起始結合在載體(一般為CPG)上的核苷酸是裝在一次性的柱子中,除柱體外,還有2個固定過濾板和2個接頭,所有的部件都由惰性材料制成。固定過濾板是多孑L性聚苯乙烯固定在兩端蓋子中。入口和出口都是母路厄氏(1uer)接頭,與儀器的公路厄氏接頭配對。柱子是對稱的(沒有頂端和底部、前后之分),可以以任何方
牛肉膏瓊脂培養基 牛肉膏0.3g ,蛋白胨1.0g,氯化鈉0.5g,瓊脂1.5g,水100ml 在燒杯內加水100ml,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鈉,用蠟筆在燒杯外作上記號后,放在火上加熱。待燒杯內各組分溶解后,加入瓊脂,不斷攪拌以免粘底。等瓊脂完全溶解后補足失水,用10%鹽酸或10%的氫氧化
斜面培養基(agarslantculture-medium ):固體培養基(solid culture medium )的一種形式;制作時應趁熱定量分裝于試管內,并凝固成斜面的稱為斜面培養基,用于菌種擴大轉管及菌種保藏。 與斜面培養基相對和并列的概念是:平面培養基、高層培養基。固體培養基倒在培
這是形成組蛋白各組分微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修飾的方式有: ①乙酰化。有兩種: 一種是H1、H2A、H4組蛋白的氨基末端乙酰化,形成α-乙酰絲氨酸,組蛋白在細胞質內合成后輸入細胞核之前發生這一修飾。 另一種是在H2A、H2B、H3、H4的氨基末端區域的某些專一位置形成N6-乙酰賴氨酸。 ②
簡介 高通量平行合成儀是專為精細化工等行業研發設計的組合化學和多產品合成設備。該產品按反應板溫度區域數量不同分為單區反應和多區反應;按多區反應板功能不同可分為加熱型、加熱/冷卻型、回流型;按試管容量不同及試管的裝載數量不同又可分成多個品種規格。 產品特點 1.多溫度區反應模塊
合成培養基與半合成培養基在這里合成培養基是由化學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質配制而成的培養基,同樣可以稱為限定培養基,高氏地號培養基和察氏培養基就屬于這種類型。配制合成的培養基時它的重復性強,但是與天然的培養基相對來說成本是比較高的,微生物在其中生長速度比較慢,一般適用于實驗室用來進行微生物營養需求、代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