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濤院士最新綜述介紹區域免疫
“核心刊物” 迎來了新期刊:科學通報,中國科學C輯:生命科學,這兩份期刊均是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我國學術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國內外各主要檢索系統收錄,如國內的《中國科學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等;美國的SCI、CA、EI,英國的 SA,日本的《科技文獻速報》等。目前針對每期的重點內容,生物通將展開詳細推薦,歡迎讀者共同參與…… 生物通報道:曹雪濤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免疫學家,曾在樹突狀細胞的免疫學和腫瘤的免疫與基因治療研究方面獲得重要成果。近期《科學通報》特邀請了曹教授就“組織器官的區域免疫特性與疾病機理研究”方面進行綜述介紹,指出了主要組織器官的區域免疫特性對于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是免疫學研究的前沿領域。 人體免疫器官主要分為中樞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結、脾臟和黏膜免疫系統)和眾多尚未列為免疫器官而又獨具免疫特性......閱讀全文
賽諾菲正式進軍風濕免疫疾病領域
類風濕關節炎是風濕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是一種慢性的、炎癥性的自身免疫類系統疾病。12月16日,醫藥健康企業賽諾菲在上海宣布,全面負責賽能(硫酸羥氯喹)在中國的經銷及學術推廣工作。賽能是由賽諾菲研發并生產的一款全進口藥品,主要用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盤狀和系統性紅斑狼瘡、青少年慢性關節炎等。此次賽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介紹
1.自身抗原的出現 (1)隱蔽抗原的釋放。 (2)自身抗原發生改變。 2.免疫調節異常 (1)多克隆刺激劑的旁路活化。 (2)Th1和Th2細胞功能失衡。 3.交叉抗原 (1)柯薩奇病毒→糖尿病。 (2)鏈球菌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性心臟病。 4.遺傳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檢查方法
根據臨床表現考慮不同疾病,做相應檢查。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方法
可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所見作出診斷。
破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密碼
自身免疫性疾病被認為是免疫系統認錯人的結果。巡邏中的免疫細胞全副武裝,準備保衛身體免受病原體的入侵,它們將正常人的細胞誤認為是受感染的細胞,并將它們的武器對準自己的健康組織。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找到混淆的根源--看起來與病原體的蛋白質危險地相似的正常人類蛋白質的微小片段--對科學家來說一直是個
美開發自體免疫疾病新療法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科學家18日說,他們開發出對自體免疫疾病的一種新療法,可在動物體內誘導出有效抑制致病炎癥細胞、而不會影響正常免疫反應的免疫調節細胞。如果這一技術能成功應用于人類,有可能幫助人類最終攻克自體免疫疾病。 人類有許多慢性病,像多發性硬化癥、I型糖尿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是由免疫系統以
關于免疫性不孕的疾病介紹
不孕不育作為生殖疾病,現在已經形成一個不孕不育的獨立學科,不孕不育并不是一個單一疾病,而是150多種疾病的綜合臨床表現。很多因素都可以造成男女不孕不育,有40 %的男性出現問題會導致不育,有50%的女性出現問題會導致不孕,另有10%為不明原因造成的不孕不育。不孕不育疾病時刻威脅著現代人,WHO/
簡述小兒免疫缺陷疾病的治療方案
1.宮內感染的預防和遺傳學預測 有些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可通過預測胎兒的性別或測定羊水中各種酶含量來預測胎兒出生后是否有某些原發性免疫缺陷病,以指導人類的優生。同時積極預防宮內感染,對降低本病的發生有較大的作用。 2.一般治療 感染是導致免疫缺陷病惡化的主要因素,應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預防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介紹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體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許多疾病相繼被列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值得提出的是,自身抗體的存在與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兩個等同的概念,自身抗體可存在于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別是老年人,如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上皮細胞抗體、胃壁細胞抗體、細胞核DNA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方法
一般以對癥治療及控制病情進展為主。治療方案和藥物劑量應注意個體化的原則,并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
1.自身抗原的出現:隱蔽抗原的釋放;自身抗原成分的改變;共同抗原的誘導。2.免疫調節的異常:淋巴細胞旁路活化;多克隆刺激劑的旁路活化;輔助刺激因子表達異常。3.Fas/FasL表達異常:Fas屬TNFR/NGFR家族,又稱CD95,表達于多種細胞表面。4.遺傳因素:有家族遺傳傾向,與HLA某些基因型
關于小兒免疫缺陷疾病的基本介紹
兒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常并有各種先天畸形和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 家族中曾有在嬰幼兒期因感染而死亡的病例,或有反復感染史提示有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可能。感染發生于生后者,應疑為聯合免疫缺陷病,生后6個月才發生反復化膿性感染者,可能為抗體缺陷。奈瑟菌易感者可能與補體缺陷有關。慢性肉芽腫形成則是中性粒細
心理所關于疾病相關非編碼區域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遺傳學因素在精神類疾患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公認。此外,影像遺傳學證據顯示,正常心理學現象中的行為/認知加工過程也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遺傳相關性。目前已有大量精神疾患及行為/認知加工相關易感基因鑒定工作發表在心理學主流雜志上,但是這些易感基因的功能分析,尤其是針對非蛋白質編碼區域的功能研究有
PNAS-|-劉杰團隊發現腸區域神經免疫調控新機制
腸道神經系統被稱為人類的“第二大腦”,其由極為復雜的神經網絡組成,不僅可支配腸道節律運動、分泌等生理性功能,還參與維持黏膜免疫系統的穩態。然而在炎癥性腸病(IBD)中,受限于技術手段,腸道神經系統的病理變化及其意義卻始終未能明確。劉杰教授課題組長期致力于神經免疫調控及診療新策略研究,近年來著
新型免疫細胞被發現-有望揭秘自身免疫疾病治療新途徑
最近,國際著名雜志《Immunity》《免疫》刊登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栗占國教授973課題關于類風濕關節炎發病中免疫機制研究的重要發現。文章被雜志主編推薦為“特色”重點文章,國際知名的免疫學家Hideki Ueno教授在雜志同期發表評論,以“外周血Tfh細胞色彩燦爛(Blood Tf
痰液免疫學檢查的相關疾病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地霉菌病,支氣管哮喘,小兒肺栓塞,肺結核,肺膿腫,急性肺膿腫
血清免疫球蛋白測定的相關疾病
POEMS綜合征,登革熱,小兒X-連鎖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小兒選擇性免疫球蛋白G亞類缺陷病,病毒性肝炎,白細胞減少癥和粒細胞缺乏癥,黃瘤,神經白塞病
精準醫學對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大有潛力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希望精準醫學可以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2015精準醫學壓軸大戲即將上演)中國政府有望在今年3月批準它的下一個五年計劃之后正式宣布該計劃。盡管目前尚不清楚將會投入多少資金——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會比美國2.15億美元的計劃規模更
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驗診斷的介紹
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驗診斷是指通過免疫學等技術對有關因子或組織進行實驗室檢查,從而進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在其患者血液中常測得高效價的自身抗體和(或)針對自身抗原的致敏淋巴細胞,可作用于靶細胞所在的組織、器官造成相應組織、器官的病理損傷和功能障礙,因此,早期進行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驗診斷可為具體疾病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信息
中醫病名自身免疫性疾病外文名AutoimmuneDisorders就診科室免疫科常見癥狀自身抗原的出現,免疫調節異常,交叉抗原,遺傳因素傳染性無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原因
1.自身抗原的出現(1)隱蔽抗原的釋放。(2)自身抗原發生改變。2.免疫調節異常(1)多克隆刺激劑的旁路活化。(2)Th1和Th2細胞功能失衡。3.交叉抗原(1)柯薩奇病毒→糖尿病。(2)鏈球菌感染→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性心臟病。4.遺傳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驗診斷的簡介
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驗診斷是指通過免疫學等技術對有關因子或組織進行實驗室檢查,從而進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在其患者血液中常測得高效價的自身抗體和(或)針對自身抗原的致敏淋巴細胞,可作用于靶細胞所在的組織、器官造成相應組織、器官的病理損傷和功能障礙,因此,早期進行自身免疫性疾病實驗診斷可為具體疾病的
關于免疫性不孕的疾病機制介紹
機體的免疫系統具有保護自身抗原,識別并排斥外來抗原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由于機體的免疫系統平衡協調作用,不會對自身抗原產生免疫損傷;外來抗原能否刺激機體產生有效的免疫應答,取決于入侵抗原的性質、劑量、入侵途徑、入侵時機體的免疫狀況及有無佐劑等。因此同一抗原刺激不同機體,甚至同一抗原在不同時間刺激
老藥新用,基因變異如何引發免疫疾病
男孩的淋巴細胞水平異常低下,醫生卻找不到任何原因。1月30日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文章,報道了患者Gimap5基因突變影響健康CD4+ T細胞形成和功能的原因。 Gimap5(GTPase of immunity associated protein 5)
關于小兒免疫缺陷疾病的其他檢測介紹
(1)血常規:淋巴細胞絕對計數
關于免疫介導的脫髓鞘疾病的介紹
是以髓鞘或髓鞘細胞為靶器官通過超敏反應而發病的神經系統自身免疫病。其中的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是常見多發的周圍神經病,在中國亦多見。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在中國散發性腦炎中也是常見的疾病。多發性硬化在北美、北歐的高加索人種是極為多發的神經疾患,西方各國對本病進行了廣泛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以此說明
簡述小兒免疫缺陷疾病的預后及預防
宮內感染的預防和遺傳學預測 有些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可通過預測胎兒的性別或測定羊水中各種酶含量來預測胎兒出生后是否有某些原發性免疫缺陷病,以指導人類的優生。同時積極預防宮內感染,對降低本病的發生有較大的作用。
Cell驚人發現:帕金森病是免疫疾病?
由蒙特利爾大學的Michel Desjardins博士,及麥吉爾大學蒙特利爾神經學研究所和醫院的Heidi McBride博士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發現了兩個與帕金森病(PD)相關的基因是免疫系統的重要調控因子,提供了直接的證據表明帕金森病與自身免疫疾病的聯系。研究論文發布在6月23日的《細胞》
PNAS:巧馴白細胞攻克自身免疫疾病
科學家們巧妙的馴服了白細胞,在小鼠體內完全消除了一種自身免疫疾病的癥狀。這一方法將成為I型糖尿病和多發性硬化癥的治療新希望。 在免疫系統開始攻擊自身時,是否可以重新將其編程呢?I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疾病,現在瑞士聯邦理工大學EPFL的科學家們巧妙對該疾病所涉及的T 細胞進行了訓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表現
1.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組織器官的病理損害和功能障礙僅限于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所針對的某一器官。主要有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亢進、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重癥肌無力、潰瘍性結腸炎、惡性貧血伴慢性萎縮性胃炎、肺出血腎炎綜合征、尋常天皰瘡、類天皰瘡、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多發性腦脊髓硬化癥、急性特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