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是癌癥防控的有效途徑之一。癌癥篩查是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運用快速、簡便的檢驗、檢查或其他方法,針對常見癌癥進行的身體檢查,通過檢查讓受檢者知曉自身患癌風險,發現早期癌癥或癌前病變,從而實現癌癥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為此,國家癌癥中心科學歸納總結了危害我國居民健康主要癌癥的篩查方法。肺癌 采用低劑量螺旋CT(LDCT)篩查。 肺癌高風險人群為40歲~74歲,且符合以下任一條件者: (1)吸煙:吸煙包年數≥30包年,包括曾經吸煙≥30包年,但戒煙不足15年; (2)被動吸煙:與吸煙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3)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 (4)有職業暴露史(石棉、氡......閱讀全文
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是癌癥防控的有效途徑之一。癌癥篩查是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運用快速、簡便的檢驗、檢查或其他方法,針對常見癌癥進行的身體檢查,通過檢查讓受檢者知曉自身患癌風險,發現早期癌癥或癌前病變,從而實現癌癥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 為此,國家癌癥中心科學歸納總結了危害我國居民健
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是癌癥防控的有效途徑之一。癌癥篩查是在表面健康的人群中,運用快速、簡便的檢驗、檢查或其他方法,針對常見癌癥進行的身體檢查,通過檢查讓受檢者知曉自身患癌風險,發現早期癌癥或癌前病變,從而實現癌癥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為此,國家癌癥中心科學歸納總結了危害我國居民健康主
2016年6月17日,北京——今天,國家癌癥中心聯合各省級癌癥中心、腫瘤醫院,攜手GE醫療集團(中國)共同發起的“中國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行動”全國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此次“中國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行動”是我國首次針對肺癌這一威脅國人健康的重大疾病所采取的全國性行動,涵蓋了篩查指南制定、肺癌防治知識宣
10月12日,GE醫療正式宣布,GE粉紅行動戰略全面升級為“金質關愛粉紅行動”,并攜手國家癌癥中心共同啟動“乳腺篩查與早診早治2020計劃”。 根據此計劃,GE將率先與國家癌癥中心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統一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標準與指南、創新技術臨床應用、醫師培訓、義診和公眾教育
衛辦疾控函〔2012〕972號 北京、河北、遼寧、黑龍江、山東、湖南、廣東、重慶、甘肅省(市)衛生廳局: 根據《財政部 衛生部關于下達2012年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補助資金的通知》(財社〔2012〕64號)的要求,為確保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工作順利開展,我部組織制定了《城市癌癥早診早治
倫敦大學學院發布一項新研究說,通過基因組測序等技術手段,團隊找到了一些重要差異特征來判別肺部癌前病變是否會最終發展成肺癌,有助實現這類疾病的早期診斷并提升治療方案療效。 肺癌發病前往往在氣道上會先出現癌前病變,但據該學院介紹,這類病變最終只有約一半會發展成肺癌,另一半會逐漸消散或保持良
肺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多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處于晚期,中位生存期為1年左右,5年生存率不足16%,預后極差。研究發現如能在早期發現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5年生存率將會增加到70%!而早期診斷是早期治療的重要條件,胸部X線、CT、支氣管內鏡和細胞學檢查等雖在早期篩查中起到
肺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多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處于晚期,中位生存期為1年左右,5年生存率不足16%,預后極差。研究發現如能在早期發現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5年生存率將會增加到70%!而早期診斷是早期治療的重要條件,胸部X線、CT、支氣管內鏡和細胞學檢查等雖在早期篩查中起到了一
12月2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18種癌癥診療規范》,從此體外診斷相關癌癥早篩在醫療市場終于有了“通行證”。體外診斷早期篩查手段也被列進了主流篩查手段! 據了解,體外診斷產業是隨著現代檢驗醫學的發展而產生的,反過來又帶動了檢驗醫學、基礎醫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目前全球醫療決策中有2/3是基于診斷信
新華社合肥5月6日電 癌癥是我國國民健康頭號殺手,全球半數左右的胃腸癌發生在中國。5月5日,記者從安徽合肥舉行的全國“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項目”啟動會現場了解到,該項目啟動后將每年爭取篩查1000至2000萬人,至2030年,胃腸道早癌診斷率提高20%,胃腸道癌五年生存率提高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