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4月14日發表于《科學報告》的實驗室研究顯示,緩步動物可能會搭上路過的蝸牛便車“長途旅行”。 緩步動物俗稱水熊,它們能在極端干旱的環境中生存。但是因為太小,它們靠自己只能走很短的距離。這就帶來了一個謎團,因為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緩步動物,其遺傳多樣性超過1400種。 許多小動物可以通過依附于更大、更靈活的動物進行“長途旅行”。這種行為在緩步動物中從未被觀察到,所以波蘭波茲南密茨凱維奇大學的Milena Roszkowska和Zofia Ksiazkiewicz決定進行調查。 他們利用實驗室研究蝸牛是否會“運輸”緩步動物。在一個容器里,他們放置了一些緩步動物,后者屬于一種叫做Milnesium inceptum的物種。在第二個容器中,他們放置了緩步動物和一種生活在緩步動物自然棲息地的蝸牛。在第三個容器中,有緩步動物、蝸牛和苔蘚(緩步動物在自......閱讀全文
一項4月14日發表于《科學報告》的實驗室研究顯示,緩步動物可能會搭上路過的蝸牛便車“長途旅行”。? ? 緩步動物俗稱水熊,它們能在極端干旱的環境中生存。但是因為太小,它們靠自己只能走很短的距離。這就帶來了一個謎團,因為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緩步動物,其遺傳多樣性超過1400種。? ? 許多小動物
極端高溫、輻射和宇宙風似乎從來不是困擾,一種被稱為水熊蟲的胖墩墩的僅用顯微鏡可見的捕食者,能夠在這些嚴酷的條件下存活。 現在,研究人員可能找到了這種緩步類動物其中一種“超能力”背后的機制:它們能夠在干旱的環境中枯竭但繼續存活,然后數年甚至數十年后重新水化。 由于生長在苔蘚里,水熊蟲
微型緩步蟲,又被稱為水熊,具有許多奇怪的特征,包括能夠抵抗高強度的射線,能夠耐受150度的高溫以及接近0度的寒冷,在壓力達到海底六倍程度的環境中也能泰然自若。 它們能夠在太空中做愛,在冰凍條件下經過幾十年還能夠復蘇。最厲害的是它們的長相足夠奇怪。如今,科學家們終于找到了它們與其它物種存在
生命力頑強!冰凍30年的水熊蟲解凍后復蘇 ? ? 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的科學家對30年前采自南極的苔蘚樣品進行了解凍,復蘇了兩只水熊蟲。其中一只不僅最終存活下來,而且產下了19枚卵——有14枚成功孵化。
圖片來源:SUMA ET AL., BIOLOGY LETTERS 被稱為水熊蟲的緩步類生物,能夠在極熱、極輻射,甚至會殺死大多數動物的外層空間生存。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緩步蟲,它可以忍受致命的紫外線,后者經常被用來清除難以殺死的病毒和細菌。 這一發現純屬偶然:印度科
微生物水熊蟲以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能力著稱,它是已知唯一一種能在太空真空環境生存下來的動物。 現在, 根據《Molecular Cell》期刊上的一項研究 ,我們對它非同尋常的能力又多了一份理解:它能用玻璃基質替換體內的所有液體。 在干燥的環境中,水熊蟲能進入被稱為 tun 的狀態——這是一種
水熊蟲是一種小型水生動物,又稱為緩步動物,9月20日出版的《自然—通訊》發表了一篇有關其基因組測序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在緩步動物體內發現一種基因,其蛋白質能夠抵抗人類培養細胞內的DNA損傷。這表明特異于緩步動物的蛋白質或有助于細胞抵抗DNA損傷來源。 緩步動物可以在極端的壓力環境(包括真空)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7月6日發表公報說,該校與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科研人員用“補償堿基變化”分析法,發現并確認了3個水熊蟲新品種。 水熊蟲體長只有0.2毫米至1毫米,形似蠕蟲,有數對腳,通常生活在淡水、潮濕土壤和苔蘚植物中,在極其干燥或寒冷的環境下也能存活較長時間。目前已經發現將近1000
隨著現代育種技術體系的復雜化和高端化,育種創新不僅需要付出大量的創造性勞動,而且需要巨額的財力物力投入,除此之外,知識產權保護是促進創新的基本制度保障。只有嚴格保障相關當事人對其創新成果的權利,減少成果使用中的“搭便車”行為,“為天才之火添加利益的燃料”,才能對科技人員提供強有力的激勵,促進創新
在中新世-上新世的大型熊類中,最出名的是印度熊Indarctos和郊熊Agriotherium。二者個體巨大,分布廣泛,發現歷史悠久,是中新世-上新世的代表物種。雖然二者在很多特征上十分接近,但是以往并沒有證據能夠直接聯系起二者。因此對于二者的演化關系也一直爭議頗多,有的學者認為二者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