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廣泛、反復的健康教育,提倡科學膳食、均衡膳食,規律的體育鍛煉,防止肥胖,戒煙、限酒,并與心血管病、肥胖癥、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的衛生宣傳教育相結合,使人群中的血脂保持在適當水平。此外,定期健康檢查亦有助于及早檢出血脂異常者,應予及時治療。......閱讀全文
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廣泛、反復的健康教育,提倡科學膳食、均衡膳食,規律的體育鍛煉,防止肥胖,戒煙、限酒,并與心血管病、肥胖癥、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的衛生宣傳教育相結合,使人群中的血脂保持在適當水平。此外,定期健康檢查亦有助于及早檢出血脂異常者,應予及時治療。
1.臨界高膽固醇血癥的病因 人類臨界高膽固醇血癥的原因除了其基礎值偏高外,主要是飲食因素即高膽固醇和高飽和脂肪酸攝入以及熱量過多引起的超重,其次包括年齡效應和女性的更年期影響。 2.輕度高膽固醇血癥的病因 輕度高膽固醇血癥是指血漿TC(膽固醇)濃度為6.21~7.49mmol/L(240~
應堅持長期綜合治療,強調以控制飲食及體育鍛煉為基礎,并結合調脂藥物治療。繼發性者(如糖尿病、甲減),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1.飲食、運動治療 目的是降低血漿膽固醇,保持均衡營養。運動和降低體重除有利于降低膽固醇外,還可使甘油三酯降低,升高HDL膽固醇。飲食治療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異常治療的基礎
高脂蛋白血癥(hyperlipoproteinemia)是指血漿中CM、VLDL、LDL、HDL等脂蛋白有一類或幾類濃度過高的現象。一般根據血漿(血清)外觀、血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濃度以及血清脂蛋白含量將高脂蛋白血癥進行分型。 確認各種類型的高脂蛋白血癥時,一定要用血清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脂蛋白水
高脂蛋白血癥是指血漿中膽固醇(TC)和(或)三酰甘油(TG)水平升高。實際上是血漿中某一類或某幾類脂蛋白水平升高的表現。近年來已逐漸認識到血漿中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也是一種血脂代謝紊亂。因而有人建議采用脂質異常血癥,并認為這一名稱能更為全面準確地反映血脂代謝紊亂狀態。
治療 外科手術或內置性靜脈插管或導尿管相關性短暫的菌血癥常不易測知,一般不必治療。但若患者有瓣膜性心臟病,血管內假體或接受免疫抑制劑,則應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以預防發生心內膜炎。較為嚴重的菌血癥的預后取決于兩個決定因素:首先取決于迅速而徹底的查明感染源;第二是取決于原有的疾病及其伴隨的功能障礙等情
高脂血癥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方面是脂質在真皮內沉積所引起的黃色瘤;另一方面脂質在血管內皮沉積所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產生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等。由于高脂血癥時黃色瘤的發生率并不十分高,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多數高脂血癥患者并無任何癥狀和異常體征發現。而患者的高脂血
Ⅲ型屬于家族遺傳性高脂蛋白血癥,血清電泳圖譜上β-脂蛋白帶與前β-脂蛋白帶融合,呈現一個寬而濃染的色帶,稱為“闊β帶”,因而出現β-移動度的VLDL,故也稱為高β-VLDL血癥。病因為ApoE異常,屬顯性遺傳。正常人ApoE約65%-75%為E3/E3型,患者亦多見ApoE2/E2型,后者與受體結合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腸道病毒引起一種常見的急性傳染病之一,為全球性傳染病。2008年5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計委正式將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16(CVA16)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見病原。世界大部分地區
治療 ①一般治療:隔離與休息、護理與飲食。②對癥處理:高熱者物理降溫;煩躁不安者給予鎮靜藥;便秘者灌腸,禁用瀉藥。③病原治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適當抗生素。 預防 ①管理傳染源:及時發現、早期診斷、隔離并治療患者和帶菌者,隔離期應自發病日起至臨床癥狀完全消失、體溫恢復正常后15日為止,或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