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泛素蛋白激酶英文名稱ubiquitin-protein kinase定 義編號:EC 2.7.1.37。催化泛素磷酸化的酶。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閱讀全文
中文名稱泛素蛋白激酶英文名稱ubiquitin-protein kinase定 義編號:EC 2.7.1.37。催化泛素磷酸化的酶。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s,簡稱PK)。催化蛋白質磷酸化過程的酶。蛋白質的磷酸化過程是神經信息在細胞內傳遞的最后環節.導致離子通道蛋白及通道門的狀態變化。在神經細胞內有許多種類。在半靜狀態下,處于小活動狀態。根據其活化條件的不同,可分為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G、蛋白激酶C和鈣調蛋白的蛋白
中文名稱泛素活化酶英文名稱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定 義編號:EC 6.3.2.19。泛素化級聯反應中的第一個酶(E1)。在MgATP存在下,一個分子泛素(Ub)被腺苷酸化形成AMP-Ub,通過非共價鍵與E1結合,而另一分子Ub的C端甘氨酸(G76)的羧基與E1中的—
泛素激活酶(Uba或E1)水解ATP,在自身的活性位點的半胱氨酸(Cys)的和泛素C末端76號甘氨酸(Gly76)之間形成高能硫酯鍵,從而激活泛素的-COOH末端,為下一步親核攻擊做準備?[3]??。編碼E1的基因為uba1.
泛素結合酶,也稱為E2酶,極少數情況下也稱為泛素載體酶 (ubiquitin-carrier enzymes),執行泛素化反應的第二步,該反應可以通過蛋白酶體降解靶蛋白。
泛素結合酶E2可以被進一步分為四個類:有些僅僅有UBC結構域組成E2為第Ⅰ類,他們需要E3來進行底物識別;除了核心結構域之外,C末端具有延伸部分的屬于第Ⅱ類;N末端具有延伸部分的屬于第Ⅲ類;C末端和N末端都有延伸區域的歸為第Ⅳ類。
受體蛋白激酶,其中具有酶活性的受體,胞外部分與配基相識別,胞內部分具有激酶活性,故亦稱之。編號:EC2.7.1.37。具有細胞外受體結構域的蛋白激酶,為穿膜蛋白。膜外信號物質與受體結合后,激活膜內的激酶活性域。?
中文名稱酪蛋白激酶英文名稱casein kinase;CK定 義催化肽鏈中鄰近酸性氨基酸殘基的絲氨酸/蘇氨酸磷酸化的酶。包括酪蛋白激酶1(CK1)和酪蛋白激酶2(CK2)。近來發現也能磷酸化酪氨酸殘基,具有廣譜底物特異性,因而具有多種生物功能。最初因能磷酸化酪蛋白而得此名,事實上CK2在體內并不參
中文名稱蛋白激酶激酶英文名稱protein kinase kinase定 義催化蛋白激酶磷酸化的酶。生物體中往往通過這種磷酸化調節蛋白激酶的活性,在信號轉導途徑中起重要作用。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酶(二級學科)
中文名稱AMP活化的蛋白激酶英文名稱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定 義一種能被腺苷一磷酸(AMP)激活的絲氨酸蛋白激酶,還可以被上游的一個激酶磷酸化而激活。一旦被激活,可以磷酸化乙酰輔酶A羧化酶,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等靶蛋白,從而影響脂肪酸膽固醇合成、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