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GlcN的方法主要有3種,即酸水解法、酶解法及微生物發酵法。 [4] 前兩種方法的生產原料基本上來源于蝦蟹的外骨骼,即從蝦蟹殼中提取甲殼素與殼聚糖,再經酸解或酶解獲得GlcN。高濃度的鹽酸在一定的反應條件下能夠將蝦蟹殼中的甲殼素與殼聚糖降解為GlcN,但由于濃鹽酸的大量使用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問題,將逐步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限制;酶解法是利用殼聚糖酶對蝦蟹殼進行降解,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生產效率低下,表現為殼聚糖酶價格較高、轉化時間較長及生產成本較高。且來源于蝦蟹殼的GlcN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會引起過敏體質患者的過敏反應。所以微生物發酵法生產GlcN得到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相較于酸水解法與酶解法,微生物發酵法生產GlcN具有以下優點:消除了地域季節對原料來源的限制,產品無魚腥味;生產周期短,強度高;對環境污染較小;不產生過敏反應等......閱讀全文
生產GlcN的方法主要有3種,即酸水解法、酶解法及微生物發酵法。 [4] 前兩種方法的生產原料基本上來源于蝦蟹的外骨骼,即從蝦蟹殼中提取甲殼素與殼聚糖,再經酸解或酶解獲得GlcN。高濃度的鹽酸在一定的反應條件下能夠將蝦蟹殼中的甲殼素與殼聚糖降解為GlcN,但由于濃鹽酸的大量使用會帶來嚴重的環境問
苯酚最早是從煤焦油回收,目前絕大部分是采用合成方法。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采用異丙苯法生產苯酚、丙酮的技術路線,已發展占世界苯酚產量的一半,目前采用該工藝生產的苯酚已占世界苯酚產量的90%以上。其他生產工藝有甲苯氯化法、氯苯法、磺化法。我國的生產方法有異丙苯法和磺化法兩種。由于磺化法消耗大
基因制取 在生物體內找到了某種有用的酶,即使含量再低,應用基因重組技術,通過基因擴增與增強表達,就可能建立高效表達特定酶制劑的基因工程菌或基因工程細胞了。把基因工程菌或基因工程細胞固定起來,就可構建成新一代的生物催化劑——固定化工程菌或固定化工程細胞了。人們也把這種新型的生物催化劑稱為基因工程
使液體形成薄膜而進行的蒸發叫作薄膜蒸發。薄膜蒸發能加速蒸發的原理是在減壓條件下,液體形成薄膜而具有極大的汽化表面積,熱量傳播快而均勻,沒有液體協壓的影響, 能較好地防止物料過熱現象。它具有使提取液受熱溫度低、時間短、蒸發速度快、可連續操作和縮短生產周期等優點。薄膜蒸發的進行方式有兩種: 一是使濃
(1)新鮮牛奶脫脂,加酸(乳酸、乙酸、鹽酸或硫酸),將pH調至4.8,使干酪素微膠粒失去電荷而凝固沉淀。用這種方法得到的干酪素稱為酸酪蛋白,加酸的種類不同得到的酸酪蛋白卻幾乎毫無區別。酸酪蛋白是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稍有奶臭和酸味。在水中只是溶脹,若加入氨、堿及其鹽時,則可分散溶解于水中。可溶
免疫調節方面 氨基葡萄糖參加體內的糖代謝,在體內廣泛存在,與人和動物具有相當密切的關系。氨基葡萄糖通過與其他物質如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等物質結合形成透明質酸、角質硫酸等具有機體生物活性的重要產物,參與對機體的保護作用。 [3] 治療骨關節炎 氨基葡萄糖是形成人體軟骨細胞的重要營養素,是合成氨
隨著刀豆氨酸消旋性的發現,Damadara 等于1939 年成功地從脫油脂的豆科植物種子中提取出刀豆氨酸。直到1971 年Hunt 和Thompson通過離子交換色譜法提取出了純度高的、具有消旋性的 L-刀豆氨酸,由于這些提取方法有太多不足比如提取率低下或純度也不高。1977 年,Rosenth
1、亞磷酸二烷基酯法 以甘氨酸、亞磷酸二烷基酯、多聚甲醛為原料經加成、縮合、水解制得,產品純度為95%,總收率為80%,成本較低。 2、氯甲基膦酸法 1)、氯甲基膦酸的制備 用三氯化磷和多聚甲醛在200-250℃(相應壓力為2.5-3.0MPa)反應3-5小時,得氯甲基膦酰二氯。文獻報道
發酵法是用淀粉原料(如谷類、薯類、玉米、高粱或野生植物果實)和糖質原料(如糖蜜、亞硫酸廢液)等發酵,前者是主要的發酵原料。發酵法是在釀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曾是生產乙醇的唯一工業方法。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以淀粉原料為例,整個生產過程包括原料蒸煮、糖化劑制
1、灘田法 利用自然界不同季節溫度變化使原料液中的水分蒸發,將粗芒硝結晶出來。夏季將含有氯化鈉、硫酸鈉、硫酸鎂、氯化鎂等成分的咸水灌入灘田,經日曬蒸發,冬季析出粗芒硝。此法是從天然資源中提出芒硝的主要方法,工藝簡單,能耗低,但作業條件差,產品中易混入泥砂等雜質。 2、機械冷凍法 利用機械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