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C10H11N4O8PNa2·7.5H20)為白色細結晶,不吸濕,易溶于水。結晶狀態的IMP穩定性較好,在水溶液和堿溶液中也穩定,但在酸性(pH小于4)溶液中穩定性較差,加熱易發生降解。味鮮,無臭,在乙醇或者其他有機溶劑中溶解度極小。肌苷酸主要由肌肉中的ATP降解而產生。肌苷酸型鮮味劑屬于芳香雜環化合物。據報道,其化學結構中嘌呤環上6—位上的羥基和核糖部分5—位上的磷酸酯化是產生鮮味的必需基團;核糖骨架和磷酸是肌苷酸型鮮味劑必不可少的定味基,嘌呤環上2位和6位上的取代基是其助味基。肌苷酸作為鮮味物質,主要是由于5—肌苷酸與谷氨酸鈉之間有強正相關,5—肌苷酸和谷氨酸鈉以1∶5至1∶20的比例混合,可以使谷氨酸鈉的鮮味增加6倍。核苷酸對甜味又增效作用,對腥味焦味苦味、酸味有消殺作用。對酸、苦味有消殺作用,其機理可能是螯合作用的原因,即由于核苷酸把金屬離子從鮮味感覺部位除去,而使谷氨酸鈉在味覺神經上有效地作用......閱讀全文
IMP(C10H11N4O8PNa2·7.5H20)為白色細結晶,不吸濕,易溶于水。結晶狀態的IMP穩定性較好,在水溶液和堿溶液中也穩定,但在酸性(pH小于4)溶液中穩定性較差,加熱易發生降解。味鮮,無臭,在乙醇或者其他有機溶劑中溶解度極小。肌苷酸主要由肌肉中的ATP降解而產生。肌苷酸型鮮味劑屬于芳
物化性質外觀與性狀:白色或淡黃色結晶粉末熔點:187oC穩定性:穩定,與強氧化劑不相容。儲存條件:庫房通風低溫干燥
物化性質外觀與性狀:透明金色液體帶有一種惡臭密度:1.1335 g/cm3?(20oC)熔點:-5oC沸點:146 - 147折射率:1.53 (20oC)穩定性:在正常儲存和操作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室溫穩定儲存條件:-20oC
性質描述: 外觀為黑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醬色。 貯存:干燥陰涼處保存,但受潮后質量不變。
物理性質 顏色為無色[1] 化學性質 氯因得一個電子而形成帶一個負電荷的氯離子Cl-。
外觀與性狀:細灰白色結晶粉末密度:2.25g/cm3熔點:240oC閃點:423.1oC蒸汽壓:2.44E-25mmHg at 25°C溶解性:難溶于冷水,易溶于溫水,18℃下1320 mL水中溶解1 g,沸水浴中,33 mL水中溶解1 g。可溶于酸堿,如稀礦酸、熱乙酸。不溶于有機溶劑。如醇、醚、氯
外觀與性狀:白色粉末密度:2.08 g/cm3熔點:222-226 °C (dec.)(lit.)沸點:732.8oC at 760 mmHg閃點:397oC折射率:-52 ° (C=1, H2O)水溶解性:2.1 g/100 mL (20 oC)比旋光度:-49.2° (c=1,H2O 18°C)
外觀與性狀:白色或幾乎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遇光易變質。不溶于水。 密度:1.28 g/cm3 熔點:211-214 °C(lit.) 沸點:566.5oC at 760 mmHg 閃點:310.4°C 折射率:1.594 穩定性:穩定,但光敏,和強氧化劑不相容 儲存條件:-20o
外觀與性狀:白色至灰白色粉末?密度:1.34?熔點:>300°C (dec.)(lit.)?沸點:385.2oC at 760 mmHg?閃點:176 °C?折射率:-12 ° (C=5, 1mol/L HCl)?水溶解性:0.45 g/L (25 oC)穩定性:穩定,與強氧化劑、強還原劑不相容儲存
丙氨酸有α-丙氨酸和β-丙氨酸兩種同分異構體。α-丙氨酸亦稱2-氨基丙酸。200℃以上升華,隨加熱速度不同約在264~296℃之間分解。是組成蛋白質的一種成分。在營養學中屬人體非必需的氨基酸。多從發酵法和天然產物中提取。β-丙氨酸亦稱3-氨基丙酸,無色晶體。熔點198℃(分解),溶于水,微溶于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