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磷脂是最常見的磷脂。甘油磷脂中,甘油的兩個羥基和脂肪酸形成酯,第三個羥基被磷酸酯化,生成物為磷脂酸。由于所結合的磷酸具有可離解的羧基,所以磷脂酸是極性脂。 甘油磷脂是機體含量最多的一類磷脂,它除了構成生物膜外,還是膽汁和膜表面活性物質等的成分之一,并參與細胞膜對蛋白質的識別和信號傳導。......閱讀全文
甘油磷脂是最常見的磷脂。甘油磷脂中,甘油的兩個羥基和脂肪酸形成酯,第三個羥基被磷酸酯化,生成物為磷脂酸。由于所結合的磷酸具有可離解的羧基,所以磷脂酸是極性脂。?甘油磷脂是機體含量最多的一類磷脂,它除了構成生物膜外,還是膽汁和膜表面活性物質等的成分之一,并參與細胞膜對蛋白質的識別和信號傳導。
依照磷脂甘油骨架的分類磷脂根據甘油骨架的不同可以分為磷酸甘油脂(glycerolphospholipid)和鞘磷脂(sphingolipid)。它們都是極性脂。極性脂由極性部分(叫做極性頭)和非極性部分(叫做非極性尾)組成。其中,甘油磷脂又可以根據極性頭部集團的不同區分為磷脂酰膽堿(Phosphat
合成全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原料來源、活化和甘油磷脂生成。甘油磷脂的合成在細胞質滑面內質網上進行,通過高爾基體加工,最后可被組織生物膜利用或成為脂蛋白分泌出細胞。機體各種組織(除成熟紅細胞外)即可以進行磷脂合成。原料來源合成甘油磷脂的原料為磷脂酸與取代基團。磷脂酸可由糖和脂轉變生成的甘油和脂肪酸生成
在生物體內存在一些可以水解甘油磷脂的磷脂酶類,其中主要的有磷脂酶A1、A2、B、C和D,它們特異地作用于磷脂分子內部的各個酯鍵,形成不同的產物。這一過程也是甘油磷酯的改造加工過程。磷脂酶A1自然界分布廣泛,主要存在于細胞的溶酶體內,此外蛇毒及某些微生物中亦有,可有催化甘油磷脂的第1位酯鍵斷裂,產物為
甘油磷脂基本結構是磷脂酸和與磷酸相連的取代基團(X);甘油磷脂由于取代基團不同又可以分為許多類,其中重要的有:膽堿(choline) + 磷脂酸 ——→?磷脂酰膽堿(phosphatidylcholine)又稱卵磷脂(lecithin)乙醇胺(ethanolamine) + 磷脂酸 ——→磷脂酰乙醇
[化學名稱]:丙三醇[其他名稱]:三羥基丙烷[英文名稱]:Propane-1,2,3-triol (IUPAC),Glycerol;Glycerine[分子式]:C3H8O3?[1]?[分子量]:92.09?[1]?[物化性質]:熔點18.17℃。沸點290℃(分解)。閃點(開杯)177℃。密度1.
磷脂(Phospholipid),也稱磷脂類、磷脂質,是指含有磷酸的脂類,屬于復合脂。磷脂是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分為甘油磷脂與鞘磷脂兩大類,分別由甘油和鞘氨醇構成。磷脂為兩性分子,一端為親水的含氮或磷的頭,另一端為疏水(親油)的長烴基鏈。由于此原因,磷脂分子親水端相互靠近,疏水端相互靠近,常與蛋白
中文名甘油磷酸外文名glycerophosphoric acid化學式C3H9O6P分子量172.08有機化合物,是細菌細胞壁磷壁酸的主要成分之一。分子結構:甘油磷酸脂是常見的乳化劑具有親水的頭部和疏水的尾部。
磷脂酶,在生物體內存在的可以水解甘油磷脂的一類酶,其中包括磷脂酶A1、A2、B、C和D,在動植物內廣泛存在。
中文名稱磷脂酸英文名稱phosphatidic acid;PA定 義學名:1,2-二脂酰基-Sn-甘油-3-磷酸。甘油磷脂的母體化合物。甘油分子的兩個羥基與脂肪酸酯化, 而由于其3-Sn位上磷酸的取代基不同,可生成各種甘油磷脂。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脂質(二級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