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pleurisy)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為病毒或細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癥,又稱“肋膜炎”。胸腔內可伴液體積聚(滲出性胸膜炎)或無液體積聚(干性胸膜炎)。炎癥控制后,胸膜可恢復至正常,或發生兩層胸膜相互粘連。臨床主要表現為胸痛、咳嗽、胸悶、氣急,甚則呼吸困難。多見于青年人和兒童。......閱讀全文
胸膜炎(pleurisy)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為病毒或細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癥,又稱“肋膜炎”。胸腔內可伴液體積聚(滲出性胸膜炎)或無液體積聚(干性胸膜炎)。炎癥控制后,胸膜可恢復至正常,或發生兩層胸膜相互粘連。臨床主要表現為胸痛、咳嗽、胸悶、氣急,甚則呼吸困難。多見于青年人和兒童。
胸膜炎(pleurisy)是指由致病因素(通常為病毒或細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癥,又稱“肋膜炎”。胸腔內可伴液體積聚(滲出性胸膜炎)或無液體積聚(干性胸膜炎)。炎癥控制后,胸膜可恢復至正常,或發生兩層胸膜相互粘連。臨床主要表現為胸痛、咳嗽、胸悶、氣急,甚則呼吸困難。多見于青年人和兒童。
1.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早期略增高,很少超12×109/L。血沉增快。 2.痰菌檢查 痰菌陽性。 3.胸液檢查 為滲出性,透明,草黃色,比重大于1.018,利凡他試驗陽性,蛋白定量大于30g/L。 4.胸部X線檢查 中、下肺野大片密度增深陰影,少量積液時僅表現肋膈角變鈍。 5
胸膜炎可由于感染(細菌、病毒、霉菌、阿米巴、肺吸蟲等)和感染因素,如腫瘤、變態反應、化學性和創傷性等多種疾病所引起。細菌感染所致的胸膜炎中,結核菌性胸膜炎最常見。引起胸膜炎的常見疾病:肺炎、肺栓塞所致的肺梗死、癌癥、結核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寄生蟲感染(如阿米巴病)、胰腺炎、損傷(
1.血常規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早期略增高,很少超12×109/L。血沉增快。 2.痰菌檢查 痰菌陽性。 3.胸液檢查 為滲出性,透明,草黃色,比重大于1.018,利凡他試驗陽性,蛋白定量大于30g/L。 4.胸部X線檢查 中、下肺野大片密度增深陰影,少量積液時僅表現肋膈角變鈍。 5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滲出性胸膜炎一般可作出診斷。臨床表現主要是中度發熱、初起胸痛以后減輕、呼吸困難。體格檢查、X線檢查及超聲波檢查可作出胸液的診斷。診斷性胸腔穿刺、胸液的常規檢查、生化檢查和細菌培養等為診斷的必要措施,可對75%的胸液病因作出診。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滲出性胸膜炎一般可作出診斷。臨床表現主要是中度發熱、初起胸痛以后減輕、呼吸困難。體格檢查、X線檢查及超聲波檢查可作出胸液的診斷。診斷性胸腔穿刺、胸液的常規檢查、生化檢查和細菌培養等為診斷的必要措施,可對75%的胸液病因作出診。
大多數滲出性胸膜炎是急性起病。主要臨床表現為胸痛、咳嗽、胸悶、氣急,甚則呼吸困難,感染性胸膜炎或胸腔積液繼發感染時,可有惡寒、發熱。病情輕者可無癥狀。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膜炎可伴有相應疾病的臨床表現。 胸痛是胸膜炎最常見的癥狀。常突然發生,程度差異較大,可為不明確的不適或嚴重的刺痛,或僅在患者深呼
胸膜炎可由于感染(細菌、病毒、霉菌、阿米巴、肺吸蟲等)和感染因素,如腫瘤、變態反應、化學性和創傷性等多種疾病所引起。細菌感染所致的胸膜炎中,結核菌性胸膜炎最常見。引起胸膜炎的常見疾病:肺炎、肺栓塞所致的肺梗死、癌癥、結核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寄生蟲感染(如阿米巴病)、胰腺炎、損傷(
1、一般治療 滲出性胸膜炎多有發熱,應臥休息,采用患側臥位,使健側肺充分發揮代償作用。加強營養,增進食欲,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多種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對于高熱患者應物理降溫,必要時給予退熱劑 2、抗生素 抗結核藥物治療適用于結核性(干性或滲出性)胸膜炎的治療。抗結核治療的原則是早治,藥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