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變化包括心率、呼吸頻率、體溫、血壓及出汗顯著增加;運動系統改變包括去大腦或去大腦皮質姿勢,肌張力下降、強直及痙攣。 有學者認為,診斷腦損傷后神經功能障礙必須要滿足體溫>38.5℃、呼吸>20/min、脈率>130/min,認知功能量表中認知功能≤Ⅳ,并出現包括躁動、多汗、肌張力異常在內的7項表現,每天1次,連續3d以上,并排除其他疾病。也有學者認為,該標準太過嚴格,極易造成漏診,具有7項表現中的4項就應考慮為神經功能障礙。......閱讀全文
神經性變化包括心率、呼吸頻率、體溫、血壓及出汗顯著增加;運動系統改變包括去大腦或去大腦皮質姿勢,肌張力下降、強直及痙攣。 有學者認為,診斷腦損傷后神經功能障礙必須要滿足體溫>38.5℃、呼吸>20/min、脈率>130/min,認知功能量表中認知功能≤Ⅳ,并出現包括躁動、多汗、肌張力異常在內的
診斷依據 1.病史:排尿障礙伴有便秘史者,有神經病變的可能。患者有外傷或手術所致的神經損傷、糖尿病、脊髓灰白質炎等全身性疾病或藥物使用史。注意有無尿意,膀胱膨脹等感覺的減退或喪失。 2.查體:除一般檢查外,應注意有無會陰部感覺減退、肛門括約肌張力減退或增強,腹壁及提睪反射等情況。有無脊柱裂、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蛋白質功能試驗,如血清總蛋白及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測定、血清蛋白電泳、血清膠體穩定性試驗、血漿凝血因子檢查、血氨測定等。 ②糖代謝功能試驗,如葡萄糖耐量試驗、去氫皮質素糖耐量試驗、半乳糖耐量試驗。 ③脂肪代謝功能試驗,如血清膽固醇測定、血清膽固醇酯測定等。 ④膽紅素代
注意鑒別不同疾病引起的彌散功能降。如肺氣腫及其他肺組織病變,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等疾病。 常同時有明顯的通氣/血流比例失調(有效的換氣不僅取決于肺泡膜面積與厚度、肺泡總通氣量與血流量,還要求肺泡的通氣與血流配合協調。肺部疾病時肺的總通氣量與總血流量有時可以正常,但通氣與血流的分布不均勻以及比例的
一、梅毒性腦膜炎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結核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多有肺結核史,或有發熱、體重減輕、夜間盜汗及嚴重中毒感染癥狀,腦脊液葡萄糖含量顯著減低,梅毒血清學試驗陰性。 2、顱內占位性病變:除有顱內壓增高外,常有局灶癥狀。腦脊液梅毒反應試驗陰性。影像學檢查可顯示某部腦組織受壓、移位征象
1.腦損傷綜合征 如腦炎、腦外傷、腦血管病、一氧化碳中毒等病變的恢復期可以有類似表現,但常伴有智力損害、肢體癱瘓、神經麻痹,腦CT或腦電圖異常可幫助鑒別。 2.甲狀腺機能亢進 患有甲亢的患者有類似神經官能癥的表現,但通過臨床體檢化驗可以發現一些甲亢特有體征,如眼球突出、雙手細震顫、甲狀腺輕
1、慢性濕疹 多由急性濕疹轉化而來,在病程中有滲出傾向,皮疹表現為浸潤肥厚性斑疹、斑塊,苔蘚化不明顯,伴劇癢。 2、扁平苔蘚 與神經性皮炎相同之處為圓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自覺瘙癢。區別為前者扁平丘疹較后者大,為紫紅色,有蠟樣光澤,可見Wicknam紋。同形反應好發于前臂、小腿伸側、軀干等處
1、周期性麻痹:無明確手套、短襪型感覺障礙,而且病程短暫,恢復迅速。 2、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后遺癥):肌肉癱瘓多數不對稱,且無皮膚的感覺缺損。 3、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可有肢端麻木及肌力減弱等多發性神經病的癥狀,但有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和錐體束征陽性等可資鑒別。
鑒別診斷 1.腦損傷綜合征 如腦炎、腦外傷、腦血管病、一氧化碳中毒等病變的恢復期可以有類似表現,但常伴有智力損害、肢體癱瘓、神經麻痹,腦CT或腦電圖異常可幫助鑒別。 2.甲狀腺機能亢進 患有甲亢的患者有類似神經官能癥的表現,但通過臨床體檢化驗可以發現一些甲亢特有體征,如眼球突出、雙手細震
1、腦損傷綜合征 如腦炎、腦外傷、腦血管病、一氧化碳中毒等病變的恢復期可以有類似表現,但常伴有智力損害、肢體癱瘓、神經麻痹,腦CT或腦電圖異常可幫助鑒別。 2、甲狀腺機能亢進 患有甲亢的患者有類似神經官能癥的表現,但通過臨床體檢化驗可以發現一些甲亢特有體征,如眼球突出、雙手細震顫、甲狀腺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