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型海洋生態牧場:走向深藍的巨型“糧倉”
位于黃渤海交匯處的長島,水天一色。 站在長島岸邊,遠遠望去,海面上均勻分布著一座座“微型牧場”——這些長、寬各70米的海面平臺,容納水體達7萬立方米,搭載了水下聲吶、水下機器人、5G通信、海洋數據監測等多種系統。平臺里面,魚群穿梭涌動,生機無限。平臺周圍,一條條海參捕撈船在繁忙作業,收獲滿滿。 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經海”系列深海智能網箱。作為國家級海洋牧場建設的排頭兵,山東省煙臺市正在規劃建設未來海洋牧場之城,深海智能網箱是該市實施“百箱計劃”的第一步。 你能想到嗎?如此巨大的平臺,工作人員只需4人,數十萬尾魚完全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養殖。煙臺中集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福元說:“首批‘經海系列’深水智能網箱里的許氏平鲉、花鱸已開始收獲,單體網箱年產漁獲600-1000噸。” 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0.8%左右,當土地承載已經滿負荷,海洋能不能成為新“糧倉”?又該如何在利用的同時,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 中國科學院海......閱讀全文
全域型海洋生態牧場:走向深藍的巨型“糧倉”
位于黃渤海交匯處的長島,水天一色。 站在長島岸邊,遠遠望去,海面上均勻分布著一座座“微型牧場”——這些長、寬各70米的海面平臺,容納水體達7萬立方米,搭載了水下聲吶、水下機器人、5G通信、海洋數據監測等多種系統。平臺里面,魚群穿梭涌動,生機無限。平臺周圍,一條條海參捕撈船在繁忙作業,收獲滿滿。
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
“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是自2013年啟動以來,在農村司和農村中心的積極推動下,各項目區積極探索,產生出一些鹽堿地改良增效的新模式,極大增強了項目區糧食生產支撐能力。為深入凝練項目成果、及時發現實施中的技術及財務問題,部署下一年度工作,2016年10月12-14日,科技部農村司、農村中心組織技
科技創新守住“天下糧倉”
湖南糧食集團港口物流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供圖?山東省魯中國家糧食儲備庫。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供圖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科技創新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有哪些貢獻?未來如何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對保障糧食安全的支撐引領作用? 近日,《中國科學報》采訪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周
“大國糧倉”如何科技儲糧
新沙港立筒倉 10月15日,世界糧食日的前一天,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實現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 與糧食相關的新聞總是大新聞! 我國有句老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于我們這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而言,充足的
從中國糧倉邁向“世界餐桌”
市場信譽良好、產品質量過硬,河南出口食品農產品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全面提升,訂單應接不暇,價格不斷攀升。河南食品農產品出口如何能越過激流險灘,呈現一枝獨秀的局面?檢驗檢疫人員對進口大豆進行檢疫 2009年,對于傾慕中原特色名吃“河南燴面”的海外朋友來說,是一個圓夢之年。鄭州國華食品有限公司生
科研人員“會診”黑土糧倉
腳下積雪“咯吱咯吱”響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劉煥軍正帶領科研團隊在第三管理區的地頭上查看,為即將進行的科研試驗和技術示范做前期準備。 “我這邊要做秸稈試驗,需要8個池子”“我做節水、節肥、節藥各需要10畝,試驗示范需要100畝”……對專家們的要求,一同來現場的北大荒集
第二糧倉向綠色高效農業轉型
地處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市是黃淮地區的農業大市,也是中國科學院“第二糧倉”預研項目的重要基地。2015年,在“第二糧倉”項目的科技助力下,亳州市拿下安徽省首個“噸糧市”的桂冠,然而,亳州市并未止步于此,加快農業轉型、向綠色提質增產增效發展的腳步一直在前進。 近日,中國科學院專家在對小麥綠色提質
糧倉減產東三省損失20億
農戶收入僅剩三成 第一次嘗試大面積承包土地,內蒙古赤峰的村民――50歲的李志就碰上了十年不遇的蟲災,“能保住三成收入就算萬幸”。而更令他憂心的是,他雇來幫忙噴農藥的同村村民還躺在醫院里,多種農藥混合氣體的熏染中毒,令醫生無法用藥。 一場
建設“銀色糧倉” 應對未來糧食安全
研究團隊在工作。(陳勝偉供圖)?鹽堿地曾被人形象的稱為“地球的皮膚病”。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鹽堿地的面積為9913萬公頃,位居世界第三,與我國的耕地面積幾乎相當。我國的鹽堿地主要分布在西北、東北、華北及濱海地區在內的17個省區,鹽堿荒地和影響耕地的鹽堿地總面積超過5億畝。如何治理和利用好鹽堿地是我
6.5億 21項2019年“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專項度擬立項清單公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9年12月10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和“綠色宜居村鎮技術創新”重點專項2019年度擬立項項目信息公示。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2019年度擬立項項目共21項,涉及水產品危害物質檢測與質量控制技術、漁業水環境監測裝備與預警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