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0141.shtm 中新網6月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韓國延世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取得科研突破,他們研發的光傳感器能仿效甚至超越人類視網膜對不同亮度的適應力,有望為未來無人駕駛車輛和工業用攝影機配備媲美人類的視力。這項研究已刊載于《自然.電子學》(Nature Electronics)學刊。 機器視覺系統通常由多部攝影機和計算單元組成,透過擷取和處理影像進行例如面部辨識等任務。此類系統需要運用精密的電路和復雜的演算法,才能在各種照明條件下“看得到”物件。然而,同類系統很少具備足夠效能來實時處理大量視覺資訊,難以與人腦相比。 理大團隊研發的全新仿生傳感器或可為以上難題提供答案──以傳感器直接適應光暗,從而提供高效影像辨識。新傳感器仿效人類眼睛能適應不同亮度,就如肉眼可在極暗至極亮......閱讀全文
1973年,電視觀眾看到了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一部關于一名宇航員利用仿生技術重建身體的電視節目。當時,這個想法似乎很荒謬,該劇的標志性臺詞--"我們能重建他"--在隨后的幾年里成為電影中一個廣為使用的比喻。跨越45年,仿生技術已經成為醫學界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
前額導盲儀舌頭導盲儀 11月22日,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舉行媒體見面會,曾廣受各界關注的山西被挖眼男孩小斌斌的主治醫生林順潮說,小斌斌現已佩戴了為其度身訂制的義眼片,目前他的康復狀態良好。其家人覺得義眼片效果很好,眼睛看上去跟以前差不多。 林順潮說,如果小斌斌康復良好就可以出院,但還要為他
澳大利亞仿生視覺研制的仿生眼原型,該組織30日稱,他們已經成功植入“世界首個”仿生眼原型 外科醫生彭妮·艾倫博士(右)正給戴安·亞施沃斯(左)做檢查,后者是第一個植入這種仿生眼的人 仿生眼利用特殊眼鏡把數據發送給大腦里的一個植入物。該裝置已經成功植入患者體內 北京
仿生電子皮膚、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 日前,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珽課題組報道了一種新型柔性可穿戴仿生觸覺傳感器——人造仿生電子皮膚。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于最近一期《先進材料》,并被選為封面文章。 柔性仿生傳感器是一種用于實現仿人類感知功能(觸覺、
據外媒報道,英國曼徹斯特的外科醫生成功實施了世界首例人工仿生機器眼移植治療老年性視網膜黃斑變性所導致失明的手術。 首例手術的對象病患是80歲的英國男性瑞·弗林;他因干性視網膜黃斑變性而失去了正面視覺。 手術將人造視黃醛植入,可以將影像通過在附帶高科技電子眼睛上的電子攝像系統拍攝的信號轉換成
受自然界蜘蛛網啟發,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將納米技術和機器學習相結合,成功設計出一種可在室溫下工作的、極為精確的微芯片傳感器——“蛛網納米機械諧振器”。該設備屬于迄今世界上最精確的傳感器之一,能在與日常噪聲極端隔離的情況下振動,表現出超過10億的機械品質因數,是量子技術和傳感技術結合的典范
日前,美國GE公司全球研發中心宣布將與美國多家科研院所合作開發仿生光敏傳感器。據悉,這種傳感器靈感來自蝴蝶翅膀因其本身納米結構所具備的敏銳的感光性和化學感知特性,將比傳統傳感器更加靈敏,而且成本更低,有望應用在爆炸物檢測、水質檢測、環境監測、食品安全及健康等領域。 3
這兩天,OPPO搞了個大事,把索尼IMX398傳感器當邀請函送給媒體了。當幾乎所有媒體編輯在感嘆OPPO“壕氣云天”,要將“變法”的時候,不少網友表示索尼IMX398傳感器究竟是什么鬼,這玩意真有這么玄乎?筆者表示要搞清楚這東東,有必要把手機現在這套“玄學”給弄清楚。 OPPO邀請
澳大利亞是人工耳蝸的發明者,現在澳大利亞科學家們希望他們研制的生物眼能為盲人帶來福音。 目前全球有很多頂級的科學家們在不斷研究開發可以代替人眼的生物眼,澳大利亞在這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 澳大利亞研制的第一階段的生物眼已經可以讓患者辨識物體的輪廓和燈光,這樣患者可以比較安全的走動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獲悉,該所陳韋課題組利用制備出的新型碳氮二維納米片電極材料,成功構筑了具有快速大應變響應的電化學驅動器,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撲翼飛行、線性運動、蛇形爬行等多種多自由度運動形式的仿生驅動器件。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通訊》雜志。 自2010年以來,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