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學家首次模擬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墜落海洋
當地時間6月1日,俄羅斯科學院院長亞歷山大·謝爾蓋表示,俄科學院莫斯科地球物理監測中心進行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墜落海洋后的數值模擬。 俄羅斯科學家估算了小行星墜入不同深度海洋后噴射到大氣中的水和泥土的最大質量,模擬數據顯示小行星墜落海洋對地球大氣造成的影響低于墜落在陸地上造成的影響。謝爾蓋表示,此前科學界還從未對小行星墜入海洋進行模擬,而地球表面積大部分區域為海洋,這項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閱讀全文
“小行星之戰”開打
? 美國宇航局伽利略探測器拍攝的小行星艾達-243的圖像 圖片來源:NASA/JPL 美國宇航局(NASA)的小行星獵人和企業家、億萬富翁Nathan Myhrvold之間長達一年的口角終于讓它通過了評審。 從2016年起,Myhrvold一直認為,NASA獵取太
俄擬發射航天器撞小行星 防止小行星撞地球
據美聯社報道,俄羅斯航天局局長12月30日表示,該局擬考慮向一顆“大個子”的小行星發射航天器,將這顆小行星撞離自己的軌道,從而防止它們與地球相撞。 俄航天局局長安納托里·波米諾夫(Anatoly Perminov)表示,20年后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可能撞擊地球,俄方將在近期
美“小行星威脅”計劃捉襟見肘
資金投入程度嚴重不足 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下屬的一個委員會上周發布了一份措辭謹慎的報告,對保護地球家園免遭近地天體(NEO)——能夠穿越地球軌道并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沖撞的前景進行了展望。其結論并不樂觀。盡管美國國會曾希望到2020年實現確認90%的“城市殺手”——直徑等
NASA搜尋地球特洛伊小行星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2月10日消息,NASA的“源光譜釋義資源安全風化層辨認探測器(OSIRIS—REx)”,正在搜尋一類神秘莫測的近地天體-地球的特洛伊(Trojan)小行星。研究人員表示,此次搜尋或許能探測到地球的原初組成成分。 地球的特洛伊小行星被地球重力控制在拉格
去小行星采礦致富?醒醒吧
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許多人開始打小行星的主意。近年來,各國科學家提出了開發小行星資源的方案,例如讓探測器登陸小行星進行開采、把一顆小行星抓回月球軌道開采等等。最近,奧地利科學家提出的設想,為五花八門的小行星開采攻略譜寫了新的篇章。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近日報道,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專家托馬斯·
NASA將測試小行星防御系統
據美國太空網8月2日消息稱,一顆小行星將于今年10月12日與地球“擦肩而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此前已建立行星防御協調辦公室,現決定在這顆小行星接近地球時,測試其籌備已久的小行星防御系統。 2013年2月,一起舉世矚目的俄羅斯隕星事件造成上千人受傷,而全世界的宇航機構居然和普通民
人類能否阻止小行星撞地球?
有小行星要撞向地球?這樣的消息一旦出現,多多少少總會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略感恐慌。事實上,雖然每年有大量小行星撞向地球,但絕大部分都在地球大氣層中分解。不過,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理論上確實存在。 據美國行星學會介紹,目前關于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技術存在多種思路,極端方式是核爆,比較溫和的方式是讓
09830號小行星命名“北航星”
昨天,“北航星”雕塑揭幕 昨天(10月25日)上午,一顆永久編號為09830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北航星”。該小行星發現日,恰與北航校慶日同天。 國家天文臺副臺長鄭曉年宣讀了“北航星”命名公告。由國家天文臺申請,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準,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施密特
小行星撞擊地球!就在這月
一顆小行星于英國當地時間13號凌晨在穿越地球大氣層時摩擦燃燒,并在英吉利海峽上空發生爆炸,火光照亮了夜空。這一罕見現象在法國、英國等地均可觀測,并被不少網友拍下。據報道,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Sar2667,直徑約為1米,屬于較小的流星體,不會對地球造成威脅。最初預計它將進入法國北部城市魯昂上空大氣層,
小行星撞擊殺光樹上的鳥兒
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消滅了非鳥類恐龍。現在,研究人員在5月24日的《當代生物學》雜志上報道了這次小行星撞擊對鳥類的影響。植物化石記錄和古代及現代鳥類生態學等多種證據顯示,在白堊紀—早第三紀大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的唯一鳥類生活在地面上。這顯然是因為小行星撞擊摧毀了世界各地的森林,而